國際中心/許珮絨報導
因不滿立陶宛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中國外交部10日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消息一出外界紛猜測兩國恐走向斷交,對此有專家就分析,為使中歐投資協議能順利進行,中國對立陶宛實施嚴重報復的可能性不高。
▲台灣與立陶宛將互設代表處。(圖/翻攝自Gintaras Steponavičius臉書)
立陶宛預計今年10月或11月在台灣成立辦事處,台灣也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為目前在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而為向立陶宛施壓,中國外交部10日再度表達不滿,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同時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國大使。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接受《波羅的海通訊社》(Baltic News Service)訪問時表示,立陶宛作為主權獨立國家且在不違反國際義務的前提下,可以自行決定與哪些國家或地區發展關係,並強調兩國之間的關係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堅持要與台灣發展良好關係。(圖/翻攝自瑙塞達臉書)
對於外界推測兩國斷交可能性,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主任揚達(Jakub Janda)近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分析,歐盟議會今年5月20日凍結中歐投資協議批准程序,若中國在此時對立陶宛施以強硬懲罰的話,恐連帶影響中歐投資協議生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