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永續之戰!打造綠色經濟飛輪 台灣能成為下個荷蘭?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林士蕙/遠見雜誌

2021-09-01

2021年,除了新冠病毒肆虐,更有不少國家因極端氣候受創嚴重。台灣面臨50年來最嚴重乾旱;7月中旬,西歐等國暴雨,上百人喪命及失蹤;中國河南鄭州等地暴雨,死傷損失慘重。各國迎戰氣候變遷的關鍵時刻,《遠見》觀察到荷蘭這個永續經營的佼佼者。大數據分析公開資訊,公民倡議各式創新,跨域學習推動永續人才活絡,荷蘭已正式成為「循環經濟」與「綠色經濟」大國。台灣若能跟上荷蘭模式,打造綠色經濟飛輪,台灣也能成為下一個荷蘭!

今年夏天,被專家估計為千年一遇的洪災,突然從西歐、中國鄭州等各地湧進。

台灣也沒能倖免:6月初,台北降下時雨量百毫米豪雨,東區一度成汪洋。8月初,更有九個縣市因豪雨被迫停班停課;政府耗資10億打造、在南橫公路上的明霸克露橋,竟也被沖毀。

若把全球這一波災損換算成新台幣,總計已破8400億元,死亡人數也超過600人,幾乎等同於一場戰爭。

全球極端氣候頻傳 升級戰略已成各國共識

而根據聯合國IPCC小組8月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天災確實是地球暖化造成的,人類正在面對自己造成的苦果,各國因應極端氣候的戰略,也急需升級。

「只是一場雨,為何就能造成這樣的災情?」當各國民眾還在慌亂找解答,同樣遭受這次西歐洪災侵襲的荷蘭人,當地人疏散的速度硬是比鄰國快,至今零死亡,整體災損連德國的1/10都不到。

原因為何?除了全球熟知的「還地於河」等創新治水建設,從荷蘭氣象所(KNMI)在7月底洪災結束時的貼文中,或可以窺出線索。

這個負責提供全國氣象資訊的官方單位,竟然特別感謝一個民間社群WOW-NL!原來,因為靠著這300人在7月中每天早上9點量測雨量,讓氣象所對極端降雨有更全面的理解。

自己的雨量自己量,不靠政府

更讓人驚奇的是,豪雨來襲時,荷蘭民眾並不像他國民眾被動等待,自己的雨量自己量,還和政府合作找答案。

像是洪災主要侵襲的林堡省(Limburg),當地政府早在五年前,就建置即時監控水位的網站與App,曾創造最高同時在線觀看人數3萬的紀錄。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荷蘭民眾對水情的熱衷。因此,在7月洪災來襲時,也得以成功預警。

「荷蘭人有句老話,永遠要保持腳乾,」荷蘭循環熱點基金會執行長佛利·范·伊克(Freek van Eijk)說,因為荷蘭人住在長期有水患風險的三角洲地帶,淹水腳濕常發生。而幾個世紀以來,所有人已發現,非得靠創新與合作,才能擺脫危機。在這樣思惟內化下,荷蘭人長期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當作實驗室打造解方。

許多人都熟知,荷蘭人善於治水,起因於百年來因應水患的歷史淵源。此外,荷蘭也首創循環經濟,希望能用回收減少地球耗損,降低氣候變遷衝擊。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他們已經把這些長年累積的「內功」,養出用數據驅動的「綠色經濟飛輪」,不只已找到防災先機,也找到新商機。

這個綠色經濟成長飛輪,可用英國學者拉沃思(Kate Raworth)提出的「甜甜圈經濟學」來詮釋。拉沃思認為,各國應該停止一味追求GDP成長,改為平衡追求民眾、政府、企業與環境的共好。

要做這麼多妥協,經濟成長怎麼跑得動?然而,荷蘭仰賴一個科技元素:數據,驅動出全新的綠色經濟成長飛輪,其中,民眾、政府,企業都是緊密合作的角色。而事實證明,提前因應氣候變遷,不是犧牲,是加值。

根據OECD組織6月出爐的經濟調查指出,荷蘭正轉成數位與永續雙向帶動的新經濟模式,主要是民間企業大力投資雲端、物聯網,已有初步成果。而荷蘭政府今年剛啟動的國家成長基金,也是雙管齊下做投資。

首先,光從荷蘭治水進入數位化,還能從看當下到預測未來,就知道多強大。這其中,來自荷蘭的全球水災防治權威青蛙科技(Nelen & Schuurmans),就是箇中翹楚。

他們將AI機器學習運用在水災模擬上,可以達到每個小時做預測,只花7分鐘,就可以完整分析接下來3小時將發生的淹水狀況。在荷蘭,這套軟體已運用在當地六成的城市排水設施建設模擬上。

去年,荷蘭水域伙伴關係(NWP)更宣告,未來要迎向「數位水」的新時代,每個水企業都得有數據思惟。而7月西歐洪災衝擊,荷蘭也已攜手企業、學界與政府,上從衛星資料,下從土地使用資訊都蒐羅,啟用電腦圖層疊合找答案中。

質疑政府規劃,不如民間帶領創新

荷蘭的永續作為,為何會有這樣的新布局?首先,是來自民眾的帶動。

青蛙科技亞太分公司總監許永佳指出,荷蘭民眾參與公共建設已經很久,但對於政府的事前規劃,民眾常提出質疑,而他們參與的排水設施設計,更常因淹水的防範問題被砲轟,一般人又看不懂專業資訊。後來,公司就決定在2010年起,逐步導入新的數學演算法與視覺化呈現。

許永佳操作像是Google Map加上流水路徑的軟體解釋說,不管民眾多麼天馬行空的提問,只要有完整數據,連哪一段路面會淹、何時會退,都即時清楚呈現;必須要做到這樣,才能贏得信賴。如今更證明,在應對全球眾多「千年一遇」的災害時,AI模擬有完整預見衝擊的能耐。

也因為這個機緣,讓公司順利轉型。以前只賺顧問費,近年改賺軟體錢,荷蘭總公司目前營收,是顧問和技術服務各占一半,還曾賣水災預測資訊到澳洲。

對政府信賴感,荷蘭在OECD各國排第二

其次,公私協力也很重要。

在荷蘭環境評估署任職的台灣人陳幸萱指出,因為當地公部門的對話方式,是建立在科學精神上,「政府做一件新的施政,會去搜集資料評估,民眾看了如果覺得不準確,也歡迎他們去提供自己的評估數據出來。」

就像前述荷蘭官方樂於採納社群監測的量測數據一樣,這讓「公」與「私」變成資訊交流伙伴,彼此能力一起提升。

另外,許多關鍵資訊其實掌握在政府手上,能否開放更關鍵。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譚敬南(Guido Tielman)指出,荷蘭政府除敏感個資不開放外,在氣候、公共設施等資訊的開放程度,全球極少國家能超越。這個政策早約2000年就已啟動,外國人也歡迎到當地網站共享資料,唯一障礙是用荷文呈現。

而政府作風愈開放,民眾信賴度更高。根據調查,荷蘭人對政府的信心在OECD各國中排第二,僅次於挪威。

回收循環經濟,製造業也切入數據創新

事實上,荷蘭永續產業中內藏數據創新的,不只治水,強調再生回收,減少浪費的「循環經濟」也已切入。在荷蘭循環熱點(Holland Circular Hotspot)任職的黛安娜.迪.格拉(Diana de Graaf)分析,當地製造業陸續切入循環經濟後,也已持續分析數據,讓競爭力升級。

例如,今年荷蘭火熱推動的3D列印,走出了新模式。在阿姆斯特丹最近啟用的全球第一座3D鋼橋,上面建構許多智慧感測器,可以搜集溫度、空氣品質、行人行走狀況等數據。

原來,這些數據再融合原來規劃橋梁的數據後,就能養出在氣候變遷下,蓋出耐用橋梁的資訊模型。這已遠超出原本「以軟體設計減少施工浪費」的思惟。

歐盟疫情下的綠色振興大餅已投注7500億歐元;同時,美國拜登政府也規劃砸更多重金,在各國因應氣候變遷永續方案上。但極少國家如荷蘭,逐步把應變氣候的學問,升級為資訊創新,並可望因新利基而受惠更多。

兼顧經濟與環境保護 培養跨領域人才是新優勢

另外,荷蘭正積極投入的一個新優勢:培養新型跨領域人才。

主要是因為當資料更多,如何解讀成了目前最大挑戰。譚敬南指出,像是最近荷蘭正在評估水力發電的新方式:希望再生能源價格低的時候,它們暫停運作,等價格變高才運作,最精省成本。不過就必須同時導入氣候、新能源價格與水力發電資訊。這麼多的資訊勢必得用機器學習來加速拆解,也同時需要懂多元專業的人才,來建構新模型。

「今天的危機已經敲下警鐘。人類即將面對臨界點,洪水、旱災、海平面上升都會帶來沉重打擊,一直照過去的方式去因應,只會失敗!」荷蘭循環經濟管理總監伊克說。除了治水,荷蘭持續在再生回收上因應氣候衝擊。他們,早已準備好了。

當荷蘭人覺得經濟成長,夠好就好,因為不用面對民眾死亡與嚴重災損,確實帶給全球不同省思。對台灣人來說,依然亮麗的GDP成長,「夠好」了嗎?真的需要在缺水、淹水、缺電,與漂亮數字之間做抉擇?

事實上,台灣也有頂尖的科技創新能量,環保意識更是逐漸提升,跟上荷蘭模式,打造綠色經濟飛輪,潛力可期。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