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毒菇不見得鮮豔!誤食「綠褶菇」讓你上吐下瀉加血便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日前連續接獲數起衛生局送驗因民眾疑似誤食有毒野菇而引發食物中毒的食餘檢體,食藥署國家實驗室以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確認民眾係誤食有毒菇類「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而中毒。食藥署提醒,綠褶菇和可以吃的白色雨傘菇很像,民眾若要採集,務必仔細分辨。

▲顏色淺淺的綠褶菇看似無害,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毒菇。(圖/農委會特生中心提供)

食藥署表示,有毒的綠褶菇屬於中至大型菇菌,其外表顏色淺,一點都不鮮豔,可怕的是它和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Macrolepiota procera)及雞肉絲菇(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相似,常被混淆。

食藥署提醒,和白色雨傘菇、雞肉絲菇不同的是,綠褶菇菌褶初期為白色,成熟後逐漸轉為灰綠色,且當受損時會轉為褐色。人類一旦誤食綠褶菇,1到3小時之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型中毒症狀。

▲食藥署教大家分辨毒菇和可食用菇。(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也分析近年多起民眾採食野菇引起食品中毒的案例,其原因都是有毒菇類與一般可食性菇類的外觀相似造成誤判所致。因此,食藥署再次呼籲民眾遵守「不採不食」原則,避免自行採摘食用不明的菇類。若民眾因誤食不明菇類出現生理不適的中毒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直播中LIVE】台灣英雄要回來了! 東京飯店直擊 球迷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