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mes
最近,食品安全的新聞越來越多,彷彿已經變成社會頭號追蹤的目標之一。不過,處於這個環境氛圍下,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避免攝取到「不良食品」的風險呢?經濟部統計,國人外食費用1年可達4366億元,相當於吃掉10座101大樓的金額;《遠見》雜誌也指出,外食族的比例已超過7成,天天外食的人數高達330萬。這龐大的數據資料,其實都包含著你我在內。
人們總是對於問題食品恍若不知
然而,在這問題食品充斥的生活空間當中,不管是地溝油、假酒、毒麵粉、假醬油、起雲劑飲料、廢輪胎粉圓等,哪一樣不是你吃了10幾年的東西?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發布致癌食物的相關報告,報告中雖未詳細指出各種容易引發致癌因子的食物,但也羅列了不少,諸如烤肉、火腿、加工香腸等肉品。這些食品都是日常中隨手可見,也是經常食用的食物。雖然言猶在耳的新聞「餘音繞梁」,但人們總還是屈就方便性,視這些問題食品而無睹。
有一種神秘的魔法叫作「方便」
走在大學校區附近,大排長龍的總是那些烤的、炸的,有的甚至以低價為號召,在區域性美食榜上有名。外來的觀光客、學生甚至是當地人,其實大家多少都知道某些食物對身體有害,又或者存在著問題原料的風險;但,吸引人的除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外,「方便性」實在是一種難以抗拒的魔法呀。
科技與速度麻痺了人類
筆者常在想,為什麼人們會出現這樣的行為?難道,我們真的不怕死嗎?或許,我們可以從「速度性」的角度來討論。學者Abercrombie & Longhurst曾於其著述當中提及,因著這股科技潮流,人類「浸泡」(immersed)在一個科技空間當中。這些科技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速度感,「快,還要再快」相信是這個社會大家的共識。為追求這股速度帶來的愉悅,我們無意識的被這個感覺給建構,進而去認同速度所帶來的方便性與快樂。在有限的時空當中,科技容許人類可以對於以往不能改變的時空再壓縮,因而獲得更多的生產利益與價值。
然而,對應到食物的論題上,由於整個飲食空間充斥太多的黑心原料,麻痺普羅大眾對於食物挑剔的選擇性。我們只能盡量去避免,而這個避免還是無法百分百的規避掉問題食品的風險。因此,或許某個層次上我們選擇了忽略掉風險食品的負面感受,轉而選擇能夠替我們造就更多愉悅與生產價值的「速度感」。因此,「外食」這個詞彙其實連帶著一種融合快速與便利的舒適意義,在我們抉擇的過程當中,讓我們聯想起他所帶來的便利,潛在的規避掉我們所擔憂的問題。
做個慢食族
那我們如何讓自己吃的安全呢?符號都是二元對立的,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去拒絕認同外食額外附加的速度符號,換個觀念去思考「慢」食所能帶來的正面幫助。我們也許能夠執著一點,在食材的挑選上多花點時間,甚至是撥點時間變成「內食族」,自行準備三餐,用心挑選健康食材。過往的我們,都被這越來越快的速度感給迷惘了,是時候稍停腳步,替自己的健康做把關。
█ 建議連結
● 黑心食物無極限!中國飲料店員驚爆:用廢輪胎製珍珠
● 又爆黑心食品!豆乾加雙氧水漂色 逾萬斤流入市面販售
● 潘朵拉紅酒以假亂真?送驗疑似「3精1水」調出來
● 黑心食品廠毒害20年!陽春麵摻防腐劑 業者:全台都這樣
● 防腐陽春麵、漂白米粉 已流入南高屏300家麵攤
● 食不安心!7件午仔魚驗出「禁藥」 知名賣場中鏢
● 恐怖地溝油無遠弗屆!混入花生油亂賣 超俗價格藏危機
● 真要命!不只死豬油 頂新正義疑混工業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