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塑膠災難!減塑20年愈減愈多 台灣年耗200億個塑膠袋

文/CTWANT

疫情緩解後,全球矚目的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11月初在英國舉行,減碳淨零議題重磅登場,而就在COP26召開前,台灣綠色和平組織10月底公布,位在台東海拔3,300公尺的嘉明湖水質及保育動物台灣水鹿糞便,都100%檢出微塑膠。

台灣每年用掉約200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用掉762個。(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每年用掉約200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用掉762個。(圖/CTWANT提供)

此一結果十分嚇人。地球日網絡( EDN,非政府環保組織) 2018年4月世界地球日定出「終結塑膠污染」(End Plastic Pollution)主題後,各國紛紛訂下限塑期程,台灣提前在同年2月宣布減塑,提出「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時程表。

事實上,台灣限塑的腳步不只比各國提前2個月,而是整整早了十幾年。早在2002年,環保署就規定部分商店不能供應免費塑膠袋。但遺憾的是,20年來台灣的減塑成果顯然跟不上使用量。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過去10年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量至少增加22.8%。(圖/張文玠攝)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過去10年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量至少增加22.8%。(圖/CTWANT提供)

根據經濟部塑膠袋內銷產量總重的數據估算,2020年台灣約用掉200億個塑膠袋,比2018年的180億個還多,更遠高於2002年的140億個。以每個厚度0.03mm計算,疊起來相當於68個聖母峰的高度,非常驚人。

環保署曾在2019年針對4,452家商店、約7,000萬人次的消費者做過統計,發現購買塑膠袋的消費者約只有10%,顯見政府的減塑政策並非沒有成果,而是使用量更多。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表示,「過去10年對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量保守估計至少增加了22.8%,這顯示當前的法令的引導減塑政策,根本趕不上後端的使用量。」

這兩年因疫情關係,外送外賣的塑膠包材用量更嚴重,餐飲業的外帶率大幅提升,勢必更增加塑膠袋、塑膠吸管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

目前全球各國為了限制塑膠袋的使用,都是採取「以價制量」的方式,購物時若需塑膠袋,每個收取約新台幣1-10元不等。但這個政策在顯然在歐美地區成效較顯著,在台灣並未達到抑制成長的效果。據估算,在塑膠袋收費後,歐盟地區每年每人使用198個塑膠袋,而台灣則仍高達762個,是歐盟的3.85倍。

近兩年因為疫情關係,塑膠袋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圖/于魯光攝)

▲近兩年因為疫情關係,塑膠袋及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圖/CTWANT提供)

因此,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許多環保團體都認為,從前端禁止生產才是全面限塑的辦法。唐安舉例:「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在2021年開始禁用塑膠吸管及塑膠袋,而加拿大政府早在2019年就開始輔導生產塑膠袋的廠商進行轉型。」

台灣有可能禁止或限制生產塑膠袋、塑膠吸管嗎?環保署的立場是「於法無據」。若要立法,勢必變成一場環保與經濟的角力。早在2002年第一次限塑政策時,就曾引發製造業者上街頭抗議;如今相隔20年,世界限塑氛圍更趨熱絡之際,面對記者詢問,幾位環保立委對立法禁止生產一次性塑膠用品這個議題,僅能三緘其口。

2002年第一次限塑政策時,曾引發塑膠業者上街頭抗議。(圖/報系資料照)

▲2002年我國第一次限塑政策時,曾引發塑膠業者上街頭抗議。(圖/CTWANT提供)

延伸閱讀

CTWANT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94要客訴】台灣隊棒球為何奪冠!小草要大家別高興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