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想「方便」卻好不方便 軟骨修復給她新「膝」望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膝關節軟骨損傷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根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估計全台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58歲以上長者中,每5人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的問題。除了高齡導致器官退化,部分人也可能因為意外、外力、運動傷害等因素造成軟骨損傷。「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可望為患者帶來新「膝」望。

▼▲國內58歲以上長者中,每5人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的問題。(圖/義大醫院提供)

一名60歲婦人20多年來隱忍拇指外翻以及扁平足宿疾,導致膝蓋受到波及,嚴重時想「坐」到馬桶上,竟得要雙手撐牆,緩慢往下移動,才能好好「方便」。就醫才知道,原來膝關節長了骨刺,醫師原本建議她等年紀大一些再來換關節。不過她擔心年紀大復元能力恐變差,轉而接受「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1年內完成兩腿細胞層片移植手術,現在每天早晨終於可以在自家附近散步20、30分鐘。

收治該名患者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醫師指出,「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是利用患者自己的膝蓋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然後移植回患者軟骨缺損部位。去年迄今,義大已經完成43人的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患者在術後不僅在主觀疼痛程度以及生活品質上有明顯改善,由於覆蓋在缺損部位的軟骨會持續增生,增加軟骨厚度,核磁共振(MRI)追蹤檢查更顯示,多數患者最後可以達到和正常軟骨一樣的厚度。

當軟骨缺損相對比較不嚴重時,常見非手術治療包括復健(熱敷、電療、股四頭肌強化)、口服藥物(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以及關節內注射(玻尿酸、PRP、羊膜生長因子等)。

一般非手術治療雖能緩解症狀,但無法治癒軟骨缺損的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患者困擾。軟骨缺損仍會隨著時間持續惡化,若膝關節軟骨嚴重缺損時,患者仍需面對傳統的治療方式:更換人工膝關節。

杜元坤提到,雖說患者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後,能正常行走、伸直、彎曲,但仍無法進行旋轉的動作,正常運動姿勢也因此受限。相較之下,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後,長回來的軟骨就如同天生的軟骨,可以應付所需要的姿勢與動作,不僅是日常動作,就連運動也不會受限。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分享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改善膝關節嚴重磨損的治療成果。(圖/義大醫院提供)

杜元坤指出,細胞層片移植手術分2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醫師會先透過關節鏡手術,從患者非負重部位軟骨採集軟骨細胞,再將取得的細胞送到符合規範的細胞製備場所進行軟骨細胞層片培養;經過3到4週,待細胞層片順利培養完成後,病人接受第二階段手術,將培養完成的細胞層片完全覆蓋住患者軟骨缺損部位,待4週後軟骨細胞層片穩定,即可漸進式運動。

細胞層片培養專利技術是日本醫師佐藤正人所發明,杜元坤指出,這項技術可貴之處在於成功培養出片狀、柔軟的透明軟骨層片,「相較於沒有彈性的纖維軟骨,透明軟骨才是真正健康有功能的正常軟骨」。此外,整片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到人體,也比過去施打懸浮的細胞顆粒治療成功率也更高。

義大醫院從去年4月收治第一名患者,到今年已完成44名病人收案,年齡從26歲到69歲,共43人植入軟骨層片。絕大部分患者在移植後6個月內回復正常生活,明顯改善生活品質。除了病患主觀感受明顯進步,經過MRI追蹤也可看到透明軟骨再生,而且可以回到正常軟骨厚度,部分人甚至達到完全健康膝蓋狀態。

杜元坤指出,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運動傷害、車禍外傷等造成的膝關節缺損,都可以接受這項治療,不過「若是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就不適用」。此外,除了膝關節以外的部位,像是肩關節、髖關節等是否適用,也有待未來更嚴謹的評估。

【#直播中LIVE】Team Taiwan 12強棒球英雄 台灣尚勇大遊行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12強台灣英雄凱旋歸國 Team Taiwan大遊行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