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膝關節退化只能換人工關節?軟骨修復!生活不再慢動作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陳宇恩/今健康

膝關節退化怎麼辦?老了只能換人工關節?

膝關節軟骨損傷是常見的退化性疾病,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估計全台有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58歲以上長者,每五人就有一人有關節退化問題,除了因為年齡增長導致關節退化,部分人也可能因為意外、外力、運動傷害等因素造成軟骨損傷。

當軟骨缺損相對比較不嚴重時,常見治療包括復健(熱敷、電療、股四頭肌強化)、口服藥物(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以及關節內注射(玻尿酸、PRP、羊膜生長因子等)。上述治療雖能緩解症狀,卻無法治癒軟骨缺損問題,仍有可能隨著時間持續惡化,導致患者需面對更換人工膝關節的傳統治療。

▲(圖/ 翻攝自今健康)

軟骨修復新「膝」望!細胞層片治療成新選擇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醫師指出,患者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後,雖能正常行走、伸直、彎曲,但無法進行旋轉動作,正常運動姿勢也因此受限。院長曾收治一名60歲的個案,20多年隱忍拇指外翻及扁平足宿疾,導致膝蓋受到波及,嚴重時想要坐在馬桶上,得要雙手撐牆、緩慢往下移動,才能順利如廁!就醫才知道,原來膝關節已經長了骨刺,原本醫師建議年紀大一些再更換關節。不過,她擔心年紀大復原能力將變差,轉而接受「自體軟體細胞層片移植」,終於每天早晨可以在自家附近散步,不用繼續忍痛蝸步。

杜元坤醫師說明,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是利用患者自己的膝蓋軟骨細胞,在體外培養成細胞層片,再移植回患者軟骨缺損部位。術後不僅主觀疼痛程度以及生活品質明顯改善,此外,覆蓋在缺損部位的軟骨會持續增生,增加軟骨厚度,多數患者最後可以達到和正常軟骨一樣的厚度,長回來的軟骨就如同天生的軟骨,可以應付所需要的姿勢與動作,連運動也不會受限。

細胞層片移植手術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醫師會先透過關節鏡手術,從患者非負重部位軟骨採集軟骨細胞。再將取得的細胞送到符合規範的細胞製備場所進行軟骨細胞層片培養。經過三到四週,待細胞層片順利培養完成後,病人接受第二階段手術,將培養完成的細胞層片完全覆蓋住患者軟骨缺損部位,待四週後軟骨細胞層片穩定,之後即可漸進式運動。

▲(圖/ 翻攝自今健康)

生活品質、疼痛指數改善大   生活不再慢動作

義大醫院從2020年4月收治了第一名患者,到今年已經完成44名病人收案,年齡從26歲到69歲,共43人植入軟骨層片。絕大部分患者在移植後六個月內回復正常生活,明顯改善生活品質。而若是以十分最痛、零分不痛的疼痛指數來評估,則患者疼痛指數平均達到一分以下。

杜元坤院長指出,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運動傷害、車禍外傷等造成的膝關節缺損,都可以接受這項治療,不過,「若是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就不適用。」此外,除了膝關節以外的部位,像是肩關節、髖關節等是否適用,也有待未來更嚴謹的評估。

《延伸閱讀》

.常常關節痛是什麼問題?3大關節炎症狀、休養、治療一次解析!

.退化性關節炎該怎麼辦?營養師4招:地中海飲食助改善!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