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新莊古廟前五名 廟中石碑見證歷史

文/i-Media愛傳媒

▲新莊老街頭的保元宮,廣場前有一座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石碑。(圖/i-Media愛傳媒提供)

新莊發展早,古廟多,依據建廟時間排名,第一名是遠近馳名的慈祐宮,歷史可以追溯到雍正年間、甚至康熙年間。

根據最新出版的《穿越台灣趣歷史》,慈祐宮是新莊區歷史最久遠的廟宇,但是到底創建於什麼年代,有四種不同說法,主要包括康熙二十五年、雍正七年、雍正九年、與乾隆十八年等說法,時間差距不小。應該是從草創到整修,有不同的發展階段,作者賴祥蔚教授認為,儘管可能在康熙年間就有小廟,但是由於北臺灣的第一張墾照,是在康熙四十八年才發出,新莊慈祐宮就算是在康熙年間就有小廟,似乎也不太可能早於這個時間點,因為在康熙四十八年之前,新莊多為荒地,罕見漢人,所以康熙二十五年的說法,還必須進一步考證。就算是雍正七年建廟,當時是西元1729年,還是維持新莊古廟歷史第一名的寶座。

新莊古廟第二名是新莊大眾廟,《穿越台灣趣歷史》提及乾隆年間新莊已經人文薈萃,目前位於中正路的地藏庵(大眾廟),在乾隆二十二年、西元1757年已經建成。

第三名則是關帝廟,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由貢生胡焯猷捐地,在慈祐宮的志修和尚推動之下,在廟街上建立此廟。

第四名則是新莊保元宮,建於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年。當時大漢溪是重要的運輸溪流,渡船業者在茄苳腳的現址建廟。

第五名則是廣福宮(也就是三山國王廟),由於當時來新莊開墾的粵籍客家人非常多,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廣福宮落成。

新莊古廟前五名中,第一名的慈祐宮、第三名的關帝廟,都位於現在新莊老街的繁華地帶,比較常被觀光客注意,第二名的大眾廟緊鄰省道中正路,旁邊又有新莊國小及公園,在地人很熟悉。至於第四名的保元宮與第五名的廣福宮,雖然也位於新莊老街,但是已經不是熱鬧的區段,因此常被忽略。其中的廣福宮因為多年來很少整修,反而得以保存原貌,被列為國定古蹟,這也是新莊古廟之中唯一的國定古蹟。

至於保元宮,廣場前還有一座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石碑——「淡分憲示禁    嚴禁截流塞狹圳道碑」(見照片),這是道光17年、西元1837年,淡水同知婁雲特別立碑告示,嚴禁張厝圳(永安陂)所屬的佃戶與劉厝圳(萬安陂)發生衝突。張厝圳與劉厝圳是當年灌溉新莊稻田的主要水圳,這塊石碑見證了新莊平原的重要歷史,石碑立在保元宮旁,也可見當年保元宮已經有重要地位,可惜一般民眾往往只注意到新莊老街觀光夜市上的古廟,忽略了老街頭的保元宮,更沒有注意廣場上有一座古蹟石碑。

由於歷經了一百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石碑上的文字已經漸漸無法辨識,目前可以辨識的內容如下:『欽加府銜臺灣北路淡水總捕分府、加五級、紀錄十次婁,為勒石示禁,以垂久遠事。 據永安陂圳戶張豐順呈稱:「原自乾隆三十年間,奉前道憲奇、前憲李示諭,開築陂圳接引大溪源流,由潭底庄分灌西盛番界頂下□,經新庄抵武□灣頭、二、三重埔等庄。旱田每甲水立汴,以魯班尺式一寸四方鑿孔長流;年除納大租、水租外,約納工本木料谷三石、四石不等。惟有圳道所由新庄十八份、十九份等田頭經過,當日議定開築,圳面闊一丈三尺,兩傍圳岸闊各四尺,無收地價。每份約送水一甲或二甲,就各份田頭照圳立汴通流,不得增減、亦無租稅,各有立約付據。詎爾來,田多易主,同依舊約,或藉此田水份欲灌別墾新田。水不足灌,則挖汴鑿孔或毀汴截流;甚而不遵按甲立汴,橫埋竹節柴涵,多引圳流盜賣、分灌別無水份之田,取利肥己。且有據溪頭曲防來水,又有築墻擲杙、侵圳阻流;或丟糞土以塞圳道、或藉料船而毀陂欄。種種弊害,理較不听,力爭恐禍;不較不爭,勢必下流乏水,爭灌生端。順經於道光元年六月間,叩蒙前憲胡出示嚴禁在案。第年久示廢、弊害復生,不得不瀝情抄示粘叩,伏乞恩准勒石示禁,以垂永遠。一面差諭各庄業佃遵照前約,按甲立汴,廣清圳道,俾上、下流均分;爭端可息、禍害不生,謳歌載道。切呈」等情。 據此,除批示外,合行出示嚴禁。為此,示仰永安陂圳管下各佃戶人等知悉;自示之後,□等務須遵照前業佃公議約。據而定甲立汴,每甲水以魯班尺式一寸四方為例,不論新頂舊佃,均應照承管田業契約約原配水額,甲數若干,按甲立汴分灌田畝。毋許仍前橫用竹節柴涵截流挖孔或擲物塞狹圳道,藉端爭較。如敢故違,許該圳戶指稟,以憑差拏究辦。事關農田水利,各宜凜遵,毋違!特示。 道光拾柒年歲次丁酉肆月 日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財劃法》修法爭議、公投加嚴等事項 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