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高齡9旬嬤缺血性腦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搶救成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陳佳慧/健康醫療網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放射科主任 吳明基醫師 & 醫學影像部主任 沈昭諭醫師 聯訪

一名高齡93歲的阿嬤,因說話口齒不清送醫,確診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進行顱內動脈取栓術術後,雖有中風的後遺症,但能自行下床、如廁,保有基本自理能力。另一名6旬中年男性,有糖尿病及心律不整病史,因意識不清送醫急診,確診為腦幹缺血性中風,經評估適合使用顱內動脈取栓術,術後恢復快速,且隔天就能下床,日後生活完全不受影響。

如果突然發生臉歪一邊、說話口齒不清、單側手腳無力等任一情形,就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應盡快打119送醫。(圖/吳明基醫師、沈昭諭醫師提供)

▲如果突然發生臉歪一邊、說話口齒不清、單側手腳無力等任一情形,就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應盡快打119送醫。(圖/吳明基醫師、沈昭諭醫師提供)

每7~8名國人 就有1人腦中風

根據衛福部歷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前4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學影像部主任沈昭諭醫師說明,國內每年新增約3~5萬名腦中風病患,其中以缺血性腦中風占7成之多,相當於每7~8名國人中,就有1人會發生腦中風。

沈昭諭指出,大腦僅占人體重量的2%,需要的血流供應量卻高達20%,更是身體的指揮中心;一旦大腦缺血、缺氧,就會造成腦細胞受損、死亡,就是所謂的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好發老年人 心律不整發生率增4倍

常見的腦中風危險因子,包括:三高、心律不整、肥胖、抽菸、無運動習慣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放射科主任吳明基醫師說明,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機率增加3倍,三高再加上肥胖因子,發生率增加4倍;若是心律不整患者,腦中風發生率則會增加5倍。

顱內動脈取栓術 打通率高達7成

缺血性腦中風雖好發於60歲以上老年人,但中壯年族群也有2成的比例,故中壯年族群千萬不能輕忽;且中壯年族群多半為家中經濟支柱,一旦因腦中風失能,全家生計恐陷入危機,往後的復健費用更是雪上加霜。所幸,目前「顱內動脈取栓術」提供高達7成的打通率,大幅提升治療品質,將近半數患者能夠自理生活。

吳明基說明,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指引,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標準治療,是在發病3~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幫助溶解血栓、打通阻塞的血管,但臨床上僅有1/3患者適合。沈昭諭舉例,如果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有腦動脈瘤、腦瘤、近期腦部曾開刀,或是腎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就不適合施打血栓溶解劑。

黃金搶救時間 延長至6小時

針對對於血栓溶解劑有禁忌症的患者,目前可以透過最新的「顱內動脈取栓術」,不但突破治療瓶頸,黃金搶救時間也從3小時延長至6小時。沈昭諭表示,顱內動脈取栓術是在鼠蹊部穿刺股動脈後,將導管置入血管中,再利用抽吸導管將血栓抽吸,或是使用取栓支架直接將血栓拉出,達到打通血管的目的。

吳明基進一步說明,抽吸導管或取栓支架的使用時機不同,臨床上,會優先選擇抽吸導管,若是血栓範圍較大,則會合併使用取栓支架,加強取栓的效果。目前健保給付規範為,必須在發病8小時內、腦中風嚴重程度指數NIHSS大於8分,以及大血管阻塞的病患;如果缺血性腦中風病患,已超過黃金搶救時間3小時,或是阻塞處為大血管,就可考慮進行顱內動脈取栓術。

吳明基提醒,顱內動脈取栓術對於血管有潛在傷害,術後應暫時服用抗凝血藥物,也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出院一星期應回診,建議每3個月定期追蹤。

臉歪嘴斜、口齒不清 當心腦中風了

沈昭諭提醒,如果突然發生臉歪一邊、說話口齒不清、單側手腳無力等任一情形,就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應盡快打119送醫。他也建議,復健治療應及早介入,可以加快功能的恢復。另外規律運動、飲食均衡,戒菸,才能遠離腦中風的危機。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直播中LIVE】台灣英雄要回來了! 東京飯店直擊 球迷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