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歲未年終,民眾應酬聚餐機會大增,天天大魚大肉、暴飲暴食的結果,恐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研究顯示,癌症的發生與個人飲食及不當的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其中,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紀、肥胖以及飲食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
▲大腸直腸癌發生年齡9成為50歲以上,除與年齡有關之外,與飲食習慣也有高度關聯。(圖/翻攝自pixabay)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更已連續14年蟬聯10大癌症之首!輔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羅若玲醫師分析,大腸直腸癌發生年齡9成為50歲以上,除與年齡有關之外,與飲食習慣也有高度關聯,尤其是高糖、低纖、高飽合脂肪飲食、飲食不均衡、偏好加工類食品,水果和蔬菜攝取不足等不良飲食習慣。其它如生活習慣不佳:抽菸、缺乏運動、過度勞累及緊張壓力,皆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除此之外,家族史、或BMI大於25-30的肥胖體質等,都是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輔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羅若玲醫師,分析「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的運用。(圖/醫師提供)
羅若玲指出,大腸直腸癌在50歲之後的好發率就會明顯增加。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僅有輕微腹痛、腹脹現象。到後期才會出現便血、經常腹瀉、排便習慣明顯改變、大便變細、體重減輕、腸胃性漏血造成的缺血性貧血等現象,此時就醫多半都已經進展至晚期。
大腸直腸癌在治療方面,不同期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及預後。羅若玲說明,早期患者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晚期或轉移性患者則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合併療法為主。目前零期多數以內視鏡切除即可,第一期到第三期,則以手術切除患部及淋巴後,搭配化療。而第四期則會再針對轉移點進行手術切除與化療藥物的治療。
近年,隨著醫藥的發展與進步,過去較難直接以手術治療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已能透過『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療』重現生機!羅若玲指出,根據大型臨床試驗證實,針對RAS基因未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優先採取「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比起過去單獨使用化學治療的效果更好,可增加反應力,提升10~15%的治療效果,有效降低疾病惡化風險。不僅於此,研究也顯示此合併療法,腫瘤反應率可達近6成,不少受試者的腫瘤有更快速縮小的情形。因此,成為無法手術切除患者的治療新選擇,透過合併療法來縮小腫瘤、增加手術的可能性,以改善患者存活效益,更能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羅若玲指出,並不是所有患者對『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療』都有反應,因此,治療開始前,需先檢測RAS(KRAS與NRAS)基因以及BRAF基因是否突變,未突變的患者才有療效。而可喜的是,RAS基因檢測己於110年6月已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適用於轉移型大腸直腸癌患者,一生有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可讓治療藥物的使用與預後評估更準確,達成「個人化」的精準用藥,進而有效提升存活期!她補充,一名六十歲的肝轉移的直腸左大腸癌患者,因肝腫瘤已達13公分不利切除,在配合三個月的『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合併化療』之後,已成功將肝腫瘤縮小到6公分,順利切除之後四年內無復發,是很成功的個人化治療案例。只要積極配合正規治療,多數患者都能有效延長存活期
目前國健署建議50歲以上無症狀及家族史者,每年做大便潛血反應檢查,若為潛血反應為陽性者,則需接受大腸鏡檢。若有一等親有腸癌病史或兩位二等親有腸癌病史,則屬高風險群,需提前至40歲或家族最早發病年齡前十年,接受大腸鏡檢查。羅若玲更提醒民眾,養成好的飲食與生活息慣,避免抽菸、熬夜、壓力上身,同時控制體重,維持BMI在25以下,養成運動習慣,以避免大腸癌找上你!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028-VBX-2022-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