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林瑞恩報導
▲「蛋清羊尾」成品。(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清朝,有所謂滿漢全席,顧明思義就是匯集當時各地珍饈美饌,不過其中就有一道甜點,口味純樸成本也不高,名為「蛋清羊尾」。
「蛋清羊尾」歷史十分悠久,源自於當今的浙江省台州地區,據悉已超過1400年歷史,至於是誰發明的已經不可考。「蛋清羊尾」之所以知名度大開,是因為清朝大軍入主中原後,習慣吃肉的滿州貴族們,希望能品嘗到一些漢人民間的甜點,因此有御廚引進「蛋清羊尾」。
有別於東北甜點口味偏重,「蛋清羊尾」被形容是「口感綿軟、油而不膩、甜而不餒」,可謂色香味俱全,獲得滿清貴族好評,此後多次出現在清朝御宴。
「蛋清羊尾」的做法並不複雜,根據《百度百科》介紹,比較現代化的版本,主要原料有:雞蛋清、豆沙、小麥粉(台灣稱:低筋麵粉)、糯米粉、紅豆沙餡等,手工製作每次只能炸一盤,包覆紅豆沙的丸子經油炸後,十分鐘左右就會膨脹,呈現油黃狀,起鍋後灑上白糖即可。
「蛋清羊尾」由於是炸物,必須及時品嘗,才能完整感受其美味,無論是高檔飯店或街頭小吃都有它的身影,甚至部分街頭販賣的「蛋清羊尾」,最便宜才2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元,成為一項CP值頗高的經典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