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小孩不會吞藥…吃藥該磨成粉?藥師說真心話「揭背後隱憂」

生活中心/詹婷惠報導

 食藥署解說「小兒磨粉」的用藥知識。(示意圖/Pixabay)

 ▲食藥署解說「小兒磨粉」的用藥知識。(示意圖/Pixabay)

許多家長考量家中孩子年幼,不太會吞藥,到藥局櫃台幫小孩領藥時,經常會問「怎麼沒有磨粉」,食藥署表示,多數民眾可能不清楚藥品磨粉的影響,特別解說「小兒磨粉」的知識,教導民眾正確的用藥觀念。

據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指出,藥師依處方調劑時,基於以下4項因素,通常「不會主動」將藥品磨粉,第1是「破壞藥品安定性」,藥品研發時,會考量其特性設計合適的劑型,確保可達預期藥效。藥品成分原受到層層包裹,若磨成粉暴露在空氣中,易使藥品不安定且不易保存;第2是「產生交互作用」,數種藥品混合磨粉,容易造成不同藥品間的物理、化學及藥理因子互相影響,恐影響療效。

食藥署繼續說明,第3點是「共用磨粉器具及分包機」,藥師磨粉後雖會清潔,但難免有前次磨粉後的微量殘留,可能造成藥品間相互汙染。第4點是「藥品味道不佳、刺激腸胃道」,為增加服藥順從性,藥品會設計可掩蓋藥味及防止局部腸胃道刺激的劑型,磨粉後可能破壞該劑型,造成不適反應,如噁心嘔吐等。會降低服藥順從性,造成療效不彰。

食藥署表示,有些藥品會因其本身特性或劑型設計因素不適合磨成粉,原因如下:

一、藥品特性不適合磨粉

易潮解:有些藥品容易吸濕,建議服用前再自行磨粉即可。

刺激性高:有些藥品不僅不能磨粉,而且須服用大量水份及維持直立姿勢,避免刺激腸胃道黏膜或口腔黏膜。

味道苦:磨粉後易使服藥意願降低,服藥順從性變差。

二、劑型設計不適合磨粉

軟膠囊:內容物往往是液體,不適合磨粉。

腸溶錠、口溶錠:此類藥在磨粉後在胃部就會被破壞,無法到達特定部位吸收,使吸收藥量減損、降低療效、甚至達不到作用的部位。

緩釋劑型:磨粉會破壞該劑型控釋方式,使藥品迅速釋放,造成血中濃度上升太高,超過適當範圍,增加副作用發生機會。

食藥署建議,若小孩年紀過小,尙未學會吞嚥藥品,或因藥品過大造成吞服恐懼,可在家中自行依醫師或藥師指示,切割分量(如半顆)放入分包紙或夾鏈袋中,再用鐵湯匙或硬物壓碎;如果是膠囊,撥開分量即可。分包或加水配製後的藥,最好立即或短期內服用完畢。

【#直播中LIVE】台灣隊完封日本!奪12強冠軍 賽後兩隊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