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三期腸癌快治好因疫情神隱9個月 「肛門流膿」回診變四期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黃聖捷醫師表示,有病患因疫情不敢回診,快要治好的第三期腸癌沒能接續下半場關鍵的輔助性化療,不幸惡化成第四期(遠端轉移)。(圖/記者陳弋攝影)

▲黃聖捷醫師表示,有病患因疫情不敢回診,快要治好的第三期腸癌沒能接續下半場關鍵的輔助性化療,不幸惡化成第四期(遠端轉移)。(圖/記者陳弋攝影)

大腸直腸癌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確診。近2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多數民眾不敢至醫療院所接受篩檢或治療,甚至有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原本快要治癒的第三期腸癌一拖變成第四期。

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有時候不容易提前發現;維持健康作息也不見得就不會罹患大腸癌。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聖捷指出,診間也遇過出家人得大腸癌,其實大腸癌的原因很多,遺傳、環境、生活習慣、心理壓力等都是風險因子,要籠統地點出甚麼原因造成大腸癌,恐怕很難有個結論。

黃聖捷透露,去年疫情大爆發期間,醫院的癌症篩檢量下降,很多病人擔心接觸新冠病毒,不願意來醫院檢查和追蹤,這段期間有些第三、第四期病人不幸延誤治療,造成疾病惡化。

黃聖捷分享一個「怵目驚心」的案例,院內一名57歲婦人2年前確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原本已透過電療、化療和手術處理掉惡性腫瘤,前期治療非常成功,後來對方卻因疫情不敢回診追蹤,消失長達9個月。

去年國內外疫情正嚴重時,幾乎天天都有旅外台人返台避難,該名婦人住在金門,當地沒有疫情,本島對她來說是一個疫區,加上不想因來往本島和外島造成鄉親恐懼,後來沒有回院追蹤。

直到9個月後腫瘤原地復發,往外擴展,導致她的肛門和會陰部持續「流湯、噴膿」,一天要換2、3次尿布,連坐著都有問題,緊急就醫才發現腸癌已惡化成第四期。黃聖捷直言,婦人因為疫情錯過第三期治療後半場打輔助化療的黃金時間。

黃聖捷提到,以往患者聽到癌症進展成第四期,都會非常沮喪,甚至想放棄治療,標靶藥物問世後,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已非末期,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第一線總緩解率可達7成,疾病控制率高達9成2。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癌5年存活率研究調查統計,第四期存活率接近2成,大幅優於歐美日韓的醫學中心。

黃聖捷表示,依照目前健保的規範,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第一線到第四線治療中若能持續使用健保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達近2年半。換句話說,「接力治療」就是患者能夠打到愈多標靶藥物,接受完整治療,其整體存活期與疾病穩定期也愈長

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防疫也要防癌,疫情期間醫院都有良好的防疫措施,鼓勵民眾積極接受癌症篩檢,以保護自己的健康。糞便潛血篩檢結果若有異常,務必遵循醫囑接受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診斷與治療。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隊火力全開戰勝美國隊 賽後記者會談勝負關鍵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