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筑、影音剪輯江芳緣/台中報導
▲作家劉克襄母親手繪的豆花攤車。(圖/記者張雅筑翻攝)
知名作家劉克襄曾以〈半世紀的豆花旅行〉為題介紹穿梭台中西區、南區大街小巷的傳統豆花攤車,更稱老闆叫賣聲「豆花(tāu-hue)~豆花(tāu-hue)」是老台中最平淡而質樸的聲音。事實上這碗豆花背後的故事關係著戰爭的分離和退伍後的重生,二代豆花伯羅年勝說,父親年幼時遭抓從軍,後來跟著國民政府來台,退伍後住在柳川溝邊,和同袍靠著賣古早味豆花賺錢度日。到底什麼是古早味呢?羅年勝曝光精髓,那就是炭燒石膏,真的相當費工,有時候甚至忙了老半天燒壞了就得從來,但要好吃不能少了它!
▼▲二代豆花伯羅年勝上午、下午分別騎著豆花攤車穿梭在西區、南區的大街小巷叫賣。(圖/記者張雅筑攝)
一碗豆花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點心、下午茶,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兒時回憶、是父親的愛、是對古早味的傳承。台中知名攤車「阿伯の羅家傳統豆花」,每天上午、下午分別會在西區、南區的大家小巷穿梭,二代豆花伯羅年勝會用著麥克風叫賣「豆花(tāu-hue)~豆花(tāu-hue)」,許多老饕聽到後就會紛紛下樓或是招手示意停車購買,還有的會拿碗公來裝,不少人更是從小時候吃到以經當阿公、阿嬤,還有的則是從外地跑來買的,原因是維持古法製作的傳統豆花真的很少見了。
古早味豆花吃起來到底哪裡不一樣?許多老饕告訴記者,口感和嫩度明顯有差。對此,羅年勝苦笑說,因為從挑豆到製作,每一個工法都是傳承爸爸的好手藝,而好吃的靈魂關鍵就是「燒石膏」。他解釋,現在很多人都直接買粉來凝固或是現成的石膏粉,但他們堅持到中藥行買食用石膏,會來後自己用傳統的炭火、炭盆燒,時間、火侯、濕度和技術都得很講究,燒完後冷卻隔天,還得手工把紅土撥掉接著磨成粉。一旁的太太蔡素蓉補充道,為了避免影響鄰居或造成空汙,他們一年只燒兩次,時間分別為清明節和中秋。
▼▲古早味豆花好吃的靈魂關鍵,那就是炭燒石膏,羅年勝直言真的相當費工,得先花時間燒,燒完後等冷了再磨壓成粉等。(圖/受訪者提供)
回憶爸爸當年賣豆花,羅年勝表示,那時父親是推車攤車一步步走,他透露,其實爸爸是從中國廣東來的,那個年代動盪不安,「莫名其妙被抓去從軍、打仗,接著就跟國民政府來台了,退伍後還是得生活啊,他們就一群同袍一起賣古早味豆花。」羅年勝說爸爸算是當中比較幸運、幸福的,因為有結婚生子自己的家庭,但其他同袍很多都孤獨到終老,也很感謝爸爸靠著這豆花栽培他到大,而自己也接手了好手藝,讓美味可以繼續飄香。
60年來只賣一款花生豆花,其中熱的還加了自己熬的薑汁,深受老饕喜愛,還有老主顧大力推薦道:「我吃很多年了,這手藝很好,豆花很嫩、很綿、很香,尤其是冬天,特別介紹吼,他有加薑汁,吃了對身體很好,比較不會感冒。」只賣花生豆花的原因,羅年勝解釋說,因為就是古早味,加上自己到處穿梭大街小巷,料太多可能會有食安問題,再者他希望客人可以好好品嚐豆花本體,若料加太多就會失焦、搶走主角風采。
▼▲純手工古早味豆花,已在台中飄香一甲子,從5元賣到現在一碗40元。(圖/記者張雅筑攝)
一天就賣兩桶豆花也就是200碗,羅年勝和太太夫妻倆就這樣靠著賣豆花拉拔兩個孩子長大,坦言不可能賺大錢,但至少生活還都能過。詢問他們這中間有無遇過什麼困難嗎?羅年勝笑笑表示,難免遇到被棄單,像是打電話預訂忘了拿,或是下雨天賣不完等,「但這都還好啦,賣不完、客人忘記拿,我們就請人家吃不要浪費就好,看用什麼心態啦,保持樂觀最重要,不要計較太多!」一旁的太太也說,「錢喔賺不完,不要那麼在意賺多少啦,只要肯做就有錢」,所以目前兩人的態度就是,能做就繼續做,繼續讓大家吃到真材實料的古早味豆花,盡好自己的本分就好。
▼▲堅持只賣花生口味的原因,羅年勝說,因為古早味就是花生,再者也不希望過多的料搶走主角風采。(下圖)客人拿著碗公出來購買豆花。(圖/記者張雅筑攝)
▼▲老饕們大讚豆花吃起來很好吃、很嫩,有別其他的豆花。(圖/記者張雅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