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都市傳說!臉書發426是仇恨言論會「被祖」?研究曝真相

今天是4月26日,網路一直傳聞,如果在臉書發了「426」之類的詞,不管怎麼樣,就會「被祖」?一項研究解析顯示,其實不一定,還是要看語境的前後文脈絡,這也凸顯了研判仇恨言論過程的複雜與困難。

臉書發文426會「被祖」?研究曝光真相。(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臉書發文426會「被祖」?研究曝光真相。(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過去曾有網友在臉書貼文分享與426相關內容「被祖」,收到違反社群守則通知,疑遭文字審查。為破解這項由來已久的「都市傳說」,經營法律媒體的「法律白話文運動」與臉書母公司Meta合作,解析426用語與仇恨言論的關聯性。

根據Meta「社群守則」定義,仇恨言論是指針對他人「受保護的特徵」進行直接攻擊,包括貶低他人的種族、民族、國籍、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身心障礙、宗教信仰、種姓、和重大疾病等。

「法律白話文運動」今天在臉書貼文上解釋,426台語讀音近似「死阿六」,是針對特定國籍的咒罵與蔑稱。許多人若針對中國人的國籍發表426相關言論,將被臉書認定為違反「社群守則」的仇恨言論並移除貼文。

不過426本來就有多種意涵,不代表只要寫426就會「被祖」(網友戲稱被Meta公司創辦人祖克柏刪文),若語境中使用426並非出於攻擊之意,例如說明「426是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就不會被認定為仇恨性言論。

Meta也指出,如果網友提及仇恨言論時的目的是進行譴責,或引起他人對該言論的關注並提高大眾教育意識等,且在發布貼文時清楚表明意圖,「社群守則」會允許用戶發布此類言論。

「法律白話文運動」提到,臉書仇恨言論政策不會只針對426相關內容,例如「台巴子」其實是上海人針對台灣人的咒罵,意指「來自台灣的鄉巴佬」,後來被中國人廣泛用於對台灣人的蔑稱,也屬於仇恨言論。

「法律白話文運動」進一步解釋,仇恨言論概念抽象且各界定義不一,認定時也需要從語境的前後文脈絡判斷,這使得認定仇恨言論更加的複雜與困難。

「法律白話文運動」強調,言論自由雖然是民主自由制度的核心價值,但同時言論自由並非無限上綱的自由。例如打假電話給119,就不屬於言論自由的範圍,必須負起一定的法律責任。

「法律白話文運動」表示,之所以要限制仇恨言論,是因為在法律上,保障每個人、每個群體的尊嚴,不會因為種族、性別、性傾向、宗教等等身分受到任何的歧視或威脅,和保障言論自由一樣重要。避免因身分遭受攻擊,就愈能自由表達意見和交流聯繫。

中央社

【#直播中LIVE】2024臺中電競嘉年華跨界風潮!引領電競與運動創造新視野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