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古代科舉考試困難。(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則小故事,主人公范進由於多次科舉不第,在當地成了個大笑話,幾乎沒人看得起他。但如果你能立足於那個時代並站在范進的角度去想一想,自然就理解了范進為何中舉之後會發瘋。
小說中,范進所處的時代背景為明朝,出生在白廟村貧苦家庭中的范進為人老實憨木,因明朝成化年間八股取士制度盛行,整個社會都沉浸在一片「科考熱」當中,范進雖說出身於窮鄉僻壤,可他同樣早早地就將「科舉入仕」幾個字牢牢地印刻在大腦之中。
但是秀才之上的舉人就十分難考了,范進就考了20次,范進考中前已經是一個50歲的老秀才了,這樣的情況在古代屢見不鮮,很多人會選擇在讀書的同時娶一個妻子,靠妻子操持家務,養活家裡,自己好專心讀書。
范進雖然家裡窮,但因為好歹是個秀才,所以娶到了胡屠戶的女兒,當然胡屠戶並不知道,是考官見范進考了這麼多次都考不上,可憐他才讓他當的秀才。
有了妻子之後,范進就把一門心思都放在了讀書上,絲毫不考慮賺錢養家。妻子不堪重負,難以支持,不得不屢次向娘家求助,胡屠戶也因此知道了范進的不成器,十分看不起他,對他非打即罵,時常羞辱。正是上述這幾個原因,使得范進中舉後近乎發瘋的喜悅;對此,學者認為這很正常,因為換成現在的人或許更瘋。
▲「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名篇。(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比秀才地位更高的是舉人,每月不僅有五兩白銀可領取,還能因為進京考試而獲得十兩白銀的補助。並且只有考中了舉人才有資格考取貢士,如果連貢士都能考取的話,那麼就會有很大的機會金榜題名,順利的入職升官。除此之外,考中了舉人之後,還擁有優先補位縣級官職的優勢,家人不僅可以免除徭役,還不用向朝廷納糧納稅,哪怕舉人違反了法律,縣官也是沒有權利對他施加刑罰的。
有了這些特權和優勢存在,也進一步加重了等級分化,勾起了人心更大的欲望,所以范進在五十多歲中舉後,高興得發狂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科舉考試給人帶來的好處,不僅是金錢上的,還有理想實現和地位提升層面上的。
所以以前經常嘲諷詆毀范進的胡屠夫,才會在范進中舉之後對他畢恭畢敬,還有鄉紳為范進送去土地、房子、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