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
▲監獄探監、送菜也有許多禁忌。(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謎之禁忌或習俗,像是在機器設備上一定要放「乖乖」餅乾,而且還必須是綠色包裝的奶油椰子口味,其他則大多都是諧音或者帶有特定寓意的規定,比如警消或醫護人員最怕吃鳳梨,就擔心工作時的業務量會「旺來」。此外,就連監獄探監、送菜也有類似的不成文規定,特別是有3樣食物千萬不能一起送,因為對收容人來說根本就是觸霉頭。
收容人關押在監獄中,每天只能吃大鍋菜,難免會想要品嘗其它好料或零食,委託家人探監時攜帶,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管道;我國監獄規定,收容人親屬每3日能有1次送會客菜機會,若真的來不及準備,不少收容人親友也會向相關業者訂購,或是委託找人代送,並由獄方人員負責轉交。
而為防止收容人利用該管道挾帶違禁品,監獄管理員檢查時有著一套標準SOP,所有菜餚都要用透明包裝,魚、肉、蔬菜要剁塊或切片,也不能有貝殼跟骨頭,每次還限重2公斤,另外像是冷凍、結冰、勾芡湯汁、粉狀物都不可以送進監獄。
除了政府規定飲食規範外,監獄送菜當然也有著不少禁忌,像是不能同時寄送「香腸、雞、鴨」,原因就是香腸台語讀音為「煙腸」,念起來就像是「延長」;至於「雞、鴨」肉則是合起念的諧音是「羈押」,3種物品齊上就是「延長羈押」!這對收容人來說,無論是大哥或小弟都會聞風喪膽。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