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家慶、姚仁祥/採訪報導
對於缺乏天然資源、內需市場又不足的小國來說,「拚經濟」只能各憑本事。愛沙尼亞就發展出獨特的觀光事業,靠的竟然是曾經陰森恐怖的「勞改營」。原來在前蘇聯統治時代,特別選在首都塔林西南方一處偏遠山區開設勞改營,逼迫犯人採石礦。沒想到就因為環境清幽,又有天然湖泊和森林相伴,現在反而成了超熱門景點,讓愛沙尼亞大賺觀光財。
▲這座灰色小山是愛沙尼亞的祕境。
從高點看,鐵絲網圍牆外有座灰色小山。鏡頭越拉近,輪廓越清晰,山的外觀像被千萬刀劃過,這是愛沙尼亞的祕境,也是秘密。
▲山像被千萬刀劃過,下端還有淺溝。
彷彿來到另一座星球,崎嶇、乾燥、寸草不生,兩山間像一座峽谷,下端還有水流切出的淺溝。高度雖然不到50公尺,卻難找到攀爬施力點,但當地人說「一定要爬上去,因為風景美不勝收」。
▲登高後的美景。
我們嘗試繞了幾圈,在當地人帶路下,找到一條比較適合攀爬的小徑。克服困難、小心攀爬,10多分鐘腳程就能攻頂。攻頂的這一刻,終於知道什麼叫心曠神怡。從高點看,原來自己身處在一片碧綠又湛藍的湖旁邊,一邊有茂密的樹林,一邊是閃閃發亮的湖水,果然登高才能望遠。
▲廢棄房舍泡在水裡。
但也在登高後,更清楚看見湖的邊邊有一座看來明顯廢棄的房舍。它的屋頂簍空、泡在水裡,蒼涼之感卻置身美景當前,這才是愛沙尼亞祕境最吸引人的原因。
愛沙尼亞旅遊導覽員 Sille Kima:「這裡早從13世紀就開始開採礦業,但是真正工業化開採是從20世紀初期才開始。」
▲這裡曾是「勞改營」,採石工人就是監獄犯人。
因為最美的風景有最悲情的歷史,就在廢棄空屋旁,湖的旁邊能看見一處圍牆圍起的區域,原來這裡是一座監獄。眼前看到的廢棄房舍和我們爬上來的這座「山」,整片區域早從13世紀就已經是座天然採石場,而採石工人曾是監獄犯人,換言之就是所謂「勞改營」。
愛沙尼亞旅遊導覽員 Sille Kima:「而這所監獄建造則是在很早期的前蘇聯時代,大約1938啟用,從那時一直用到獨立後,到愛沙尼亞再度獨立後。」
▲▼廢棄檢查哨。
我們往監獄走去,發現這處的鐵絲網早被翹出一個洞。爬上圍牆上旁的樓梯,看見早已生鏽不堪的檢查哨。
記者:「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得出來,在這個採石場旁邊就是一座監獄,當時就是利用監獄犯人的勞力來採石。而我們現在站上來的地方就是警衛亭,可以看到當時警衛還有這樣的一個椅子,可以監視著整個監獄的行動。」
▲此處已不再採礦。
愛沙尼亞女民眾者:「但等到前蘇聯政權倒台後,整個市場供應鏈也垮台,所以時至今日,你可以看到這裡不再採礦。」
▲這座「山」是一鏟一鏟的勞力所造就。
看得出來,前蘇聯時期留下的廢棄監獄佔地廣大,當年肯定關了不少人。更驚人的是,那座剛剛我們攀爬的山,它的水紋切痕是自然形成的,但之所以會有這座「山」,卻是靠一鏟一鏟的「勞力」。
愛沙尼亞台灣留學生張育豪:「就是當初這個採石場,就是因為是犯人在採石過程中,切削石塊的時候,會剩下一些比如說灰塵,還有一些剩下的石材,當時犯人就會扛著這些石材,然後在旁邊,把這些剩下的材料,在後面堆成一座小山。」
堆出的山高約40多公尺,得靠多少勞力?這座監獄究竟關過多少人?關什麼樣的人?這些歷史問號至今無法浮出水面。
▲愛沙尼亞台灣留學生張育豪。
愛沙尼亞台灣留學生張育豪:「因為這裡其實是前蘇聯時期的一個監獄,然後這個應該叫做『勞改營』、『勞力集中營』,然後所以很多東西都是在秘密檔案裡面,所以我們能夠找到的資料非常地少。」
▲▼沉入水底的歷史吸引許多人探險朝聖。
歷史反而更沉入水底,水下世界讓人浮現更多問號。有廢棄的城牆工整排列;有生鏽的鐵絲網和閘門,像是一座水下碉堡,堅固耐用;還有完整的房舍,內部寬敞、隔間完整。這些斷垣殘壁沉入海底,吸引許多人探險朝聖。
愛沙尼亞民眾:「這裡真的很棒,我們不常來這邊,但這裡真的很適合游泳,也很適合來浮潛。因為這裡水如此湛藍,來一趟真是覺得不虛此行。」
▲廢棄監獄如今成為觀光勝地。
獨立後廢棄的監獄如今成為觀光勝地,人們似乎從不記得「這裡曾是人間煉獄」,真相彷彿早已被帶離地球表面,只剩外星人遺落凡間的遺跡。(整理:實習編輯楊天佑)
採訪撰稿 傅家慶
攝影剪輯 姚仁祥
音樂提供 音韶唱片
《消失的國界》節目播出時間
首播:三立新聞台(六)23:00
重播:三立新聞台(日)10:00、(隔週日)03:00
完整的內容,請鎖定三立新聞台《消失的國界》。加入【消失的國界】粉絲團,一起探索全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11334752206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