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關羽在歷史劇中的形象。(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三國》故事中的名將關羽,流傳各種故事,不僅是代表性的武將,後來更成了神明受人景仰。驍勇善戰的關羽,相傳就擁有一項強大的武器,那就是名留青史的「青龍偃月刀」,它也經常成為關羽的木雕等藝術作品的一部分。在蜀國敗下陣後,關羽有幾樣寶物的去處,也成為歷史奇聞,其中「青龍偃月刀」的去向,相傳就是給了他的「兒子」關興。
原作曾描述,青龍偃月刀重達十二斤,而當時的斤與當今的公斤並非同單位,經過換算推測大約是現在的18.204到19.27公斤,又被稱為「冷艷鋸」或是跟著關羽的形象被俗稱為「關刀」。
關羽被殺後,相傳青龍偃月刀被東吳陣營一名名潘璋的武將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關興,為了一報殺父之仇,殺了潘璋,也順勢奪回青龍偃月刀,讓這把神器再度回到自家陣營。
不過,對於青龍偃月刀歷史上倒有許多不同的見解,甚至也有不少說法認為,這項武器根本不實用,主要就是因為這項武器太長太重,若以當時盛行的騎馬騎兵站來看,一手控制馬匹,又要一手拿刀,非常不容易控制,就算力大無窮,也很難作戰。
正因為如此,後人就推測,在冷兵器時代,關羽實際拿的應該是類似「矛」的武器,比較符合實際打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