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解嚴35週年 朱立倫:蔣經國奠定台灣走向政治民主化基礎

記者鄭佩玟/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圖/記者林士傑攝影)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圖/記者林士傑攝影)

1987年7月15日我國政府宣布解除戒嚴,更於2007年將7月15日訂為「解嚴紀念日」,僅紀念、不放假。今日適逢解除戒嚴35週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要捍衛,就必須理解自由民主人權的根本威脅為何,有些聲音,把過去的戒嚴簡化地歸咎於「威權」,卻沒看見戒嚴背後,是外部中共勢力的虎視眈眈,與從未遠離的戰爭。

朱立倫說,35 年前的今天,臺灣正式終止了長達38年的戒嚴令,恢復《中華民國憲法》對民主法治的完整承諾,開啟了日後政治民主化、社會自由開放的腳步。見證過當年的變遷,「我更珍惜眼前的自由民主,也更堅定要捍衛自由民主的決心」,而要捍衛,就必須理解自由民主人權的根本威脅為何。

朱立倫進一步指出,有些聲音,把過去的戒嚴簡化地歸咎於「威權」,卻沒看見戒嚴背後,是外部中共勢力的虎視眈眈,與從未遠離的戰爭。當他們只說臺灣有「世界最長的戒嚴」,卻忘記了,「我們當時也處於全球歷時最長的戰爭前線。」

朱立倫表示,35年前的解嚴發生在冷戰落幕前夕,絕非偶然。是冷戰結構的鬆動,海峽兩岸敵意的緩解,替臺灣帶來和平曙光,也替內部呼求民主的力量能夠走向解嚴創造契機。當年經國先生宣布解嚴、奠定臺灣走向民主化的基礎,才有後來李登輝總統的民主臺灣、政黨輪替、馬英九總統的和平臺灣,及二次政黨輪替。然而解嚴35年後的今天,臺灣的民主法治是更加進步,還是更加倒退,我相信臺灣社會自有評判,公道自在人心。

朱立倫認為,臺灣與生俱來就處於板塊碰撞的地震帶——不只是地質的,也是地緣的。走過大航海時代、殖民時期、二戰、冷戰,直到地緣政治風險逐漸升高的今日,臺灣仍是全球強權衝突對峙的焦點。這是我們需要用智慧去面對的難題。

自由民主的大敵正是「戰爭」,朱立倫強調,要堅持民主自由,捍衛法治與人權價值,我們需要建設強大國防,更要盡一切努力避免戰爭發生。身為建國政黨、身為這塊土地的一份子,國民黨有責任,承擔起捍衛中華民國、守護民主自由,與維護台海及區域和平的使命。

朱立倫直言,大批在1987年後出生的「解嚴世代」,如今正成為社會的中堅與各行各業的主力。台灣年輕人的未來該走向何方,以及全體國民如何能夠安居樂業、享有民主自由,是我們最關心的議題,更是戮力問政的核心任務。

最後,朱立倫直言,「我們要記得解嚴的意義以及所有民主前輩付出的犧牲,繼續努力進前」。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