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抗藥癌王胰臟癌有救了! 北醫破解腫瘤「死亡檢查哨」機制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若能透過基因療法讓腫瘤「死亡檢查哨」失效,則能讓化療和免疫療法的藥效大幅增加(圖/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若能透過基因療法讓腫瘤「死亡檢查哨」失效,則能讓化療和免疫療法的藥效大幅增加(圖/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癌症治療時癌腫瘤對藥物產生的多重抗藥性是目前治療癌症最困難的課題;目前7成以上的固態癌腫瘤,對化療、免疫療法等藥物是完全沒有作用;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今(8)日表示,已經找到了癌症腫瘤抗藥性的關鍵機制「死亡檢查哨」。兩國的團隊研究也發現,若能透過基因療法讓「死亡檢查哨」失效,則能讓化療和免疫療法的藥效大幅增加,發現能將對乳癌、胰臟癌的藥物反應率提升至9成以上。

現代醫學對於胰臟癌等高度抗藥性的癌症幾乎是束手無策,有高達7成以上實體腫瘤,對於化療、免疫療法等藥物,都是無動於衷。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萬芳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蔡坤志,最近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最近共同發表一項超過5年的癌症抗藥性研究發現。

蔡坤志表示,傳統的化學治療僅能抑制約百分之三十的癌症生長,近年興起的免疫療法也僅對約百分之十五的病人有效,代表實體腫瘤約有70%的癌症對現有的癌症藥物是幾乎沒有反應。為何癌症細胞無法被毒殺,這是因為癌症遇到外界毒性物質也有自保機制,兩國的研究團隊也找到「死亡檢查哨」(Death Checkpoint)的癌症抗藥性全新機轉。

研究團隊透過由新鮮人體腫瘤培養,比較抗藥性與對藥物敏感的「人源腫瘤類組織 (Patient derived organoids)」,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與蛋白質陣列分析發現,「死亡檢查哨」是由 NCOR2與HDAC3蛋白組成複合體,所形成的表基因 (Epigenetics) 調控機制。蔡坤志解釋,這兩個基因複合體,牽涉到管控數千個基因表現的表觀遺傳學,研究發現若腫瘤細胞受到化學治療攻擊,複合體就會抑制下游的訊息傳導,讓癌細胞「不會死」,是化學療法、免疫療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團隊也進一步利用基因療法,製造「NCOR2」誘餌,讓無效基因透過線病毒到達癌細胞核,可與原本正常的NCOR2競爭並釋放原本被抑制的細胞死亡與發炎信息傳導,讓癌腫瘤的「死亡檢查哨」失效。

蔡坤志表示,研究團隊透過將新鮮人體腫瘤組織植入小鼠的實驗發現,透過NCOR2誘餌藥物,可以大幅提升乳癌的化學治療與PD1免疫療法的藥物反應率,從原本的3成提升至9成以上,也能抑制大部分腫瘤復發;在胰臟癌也看到類似狀況。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Valerie M.Weaver表示,目前美國也發現免疫檢查哨治療方法,對腦癌化療與免疫療法有很大的幫助,將來對於特別是對免疫療法無效的患者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蔡坤志表示,目前北醫團隊正在開發「免疫檢查哨」新藥,預計在3~5年內進入動物臨床實驗,可望造福更多癌症患者,之後也將發表一系列「免疫檢查哨」機制與癌轉移的相關研究新發現。此篇研究也被發表在重磅癌症醫學期刊《Nature Cancer》上,是國內醫療團隊刊登在該期刊的第一篇文章。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