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大腸癌6危險因子 濫用抗生素「破壞腸道菌相」成隱形地雷

記者陳弋/綜合報導

濫用抗生素恐改變腸道菌相,增加腸道癌變的風險。(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濫用抗生素恐改變腸道菌相,增加腸道癌變的風險。(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資深藝人余天和李亞萍的二女兒余苑綺(改名余泳澐)勇敢抗癌8年不敵直腸癌擴散病逝,享年39歲。大腸直腸癌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確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公布大腸癌6大風險因子,「抗生素濫用」也上榜。

余苑綺8月20日不幸因直腸癌轉移肝、肺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再度喚起民眾對大腸直腸癌的危機意識。國內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108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確診。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表示,大腸癌有多項已知的危險因子,多半和生活作息有關。首先是「抽菸」,抽菸不只傷害肺部,還可能損害全身器官,同時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其次是「肥胖」,根據統計,肥胖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2倍,而21-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

第三是「加工肉品或紅肉攝取過量」,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豬、羊、牛),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加工肉品添加的化學物質恐增加致癌物質生成;紅肉經燻烤或高溫烹調,也容易產生有害物質「異環胺」,因此不宜過量。

第四是「缺乏運動」,運動不只有助控制體重,也會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減少大腸癌風險。

第五是「使用抗生素頻率高」,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腸道菌群與大腸癌有關,維持腸道菌的平衡有益健康,但如果濫用抗生素,就會改變腸道菌相,特別是2、3歲小孩若經常使用抗生素,腸道菌相受破壞,可能帶來永久性變化,要再重建會比大人困難。

第六是「飲食西化」,現在很多人依賴速食,經常攝取炸雞、漢堡、薯條等食品,油脂一旦攝取過多,缺乏蔬果膳食纖維,都會影響腸道健康,提高大腸癌風險。

#余苑綺癌逝享年39歲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台灣隊火力全開戰勝美國隊 賽後記者會談勝負關鍵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