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中心/綜合報導
▲如果中耳出現「積水」,小心引起聽力障礙,甚至有可能是罹患「鼻咽癌」。(示意圖/翻攝自微博)
身體若是出現疼痛、「異常」現象,可要多加注意、觀察,才能避免延誤就醫!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錦國就提醒,如果中耳出現「積水」,小心引起聽力障礙,甚至有可能是罹患「鼻咽癌」身體發出的警訊。
陳錦國在YouTube頻道《健康2.0》指出,耳朵積水從外部到內部的原因都有可能,通常患者耳朵積水時會有耳朵悶塞感,並且合併聽力下降甚至頭暈等症狀,其出現的水液可能隱含重大疾病問題,一定要小心處理。
陳錦國接著解釋,耳朵積水分為「外耳積水」、「中耳積水」、「內耳積水」三種,若是「外耳積水」,有可能只是游泳、洗澡導致耳朵進水或是耳垢堵住,這時只要側躺、拉拉耳朵,水就會自動跑出來。
若是出現「中耳積水」則要注意是否為中耳炎,應定期回診或是手術治療,否則沒有完全痊癒,有可能導致聽力受損。至於如何避免中耳積水?陳錦國建議要減少過敏發生,在感冒流行期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感冒風險,避免用力擤鼻涕,讓鼻水有跑進中耳的機會。
此外,「中耳積水」長時間無法治癒,則要小心是否有鼻咽癌或鼻竇炎。據了解,成人耳咽管較長、較垂直,不容易中耳積水,但耳咽管連接中耳與鼻咽部,會分泌黏液潤滑,一般人吞口水時就會排水到口中,一旦鼻咽部長腫瘤,塞住耳咽管開口,就會積水在中耳,導致中耳積水。而鼻咽癌是華人特有的癌症,每10萬人就有19人罹患,是西方人的 20倍,因此一旦中耳積水,最擔心就是鼻咽癌腫瘤造成。
「內耳積水」則要注意內耳淋巴水腫或是梅尼爾氏症等原因。陳錦國說未詳加控制,未來可能出現聽力喪失。陳錦國最後提醒如果出現急性中耳炎,常需要抗生素治療,一定要配合醫師做完完整療程,確定中耳炎完全痊癒才能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