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葉蟎是農業和園藝業的天敵。(圖/藥毒所提供)
紅蜘蛛是無數農友和植物愛好者的公敵,由於它神出鬼沒、繁殖迅速且面對農藥會產生抗藥性,防治上容易面臨瓶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藥毒所)耗時18年,終於開發出新型微生物製劑「發光光桿菌」,技術承接業者已申請登記木瓜葉蟎類的防治。
世界上公認不易防治作物害螨神澤氏葉蟎(俗稱紅蜘蛛)與二點葉蟎(俗稱白蜘蛛),危害作物種類繁多,造成蔬菜、果樹、花卉及雜作受害嚴重,且其世代短、繁殖迅速,並具強環境適應力的特性,使得化學防治藥劑面臨抗藥性困境,亟需研發作用機制新穎的殺蟎劑混合使用或輪替使用以達有效防治。
在葉蟎防治方面,除了化學農藥,目前仍缺乏環境友善植物保護資材,尤其是微生物製劑產品。藥毒所以神澤氏葉蟎與二點葉蟎為防治標的,經18年磨一劍成功開發防治葉蟎類的新型微生物製劑發光光桿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
▲顯微鏡下,施藥前木瓜葉上葉蟎發生狀況。(圖/藥毒所提供)
▲顯微鏡下,施用發光光桿菌後對於木瓜葉蟎的防治效果。(圖/藥毒所提供)
發光光桿菌屬於革蘭氏陰性桿菌,為昆蟲病原線蟲「異小桿線蟲」(Heterorhabditis)的共生細菌,藥毒所研發團隊在民國94年首度從台南白河篩獲與分離,可在暗室觀察到細菌的菌落具發光現象,類似螢火蟲的發光,由於發出的光並不產生熱量,所以這種光又被稱之為「冷光」。
發光光桿菌不會產生內生孢子,在商品化過程遇到不少技術瓶頸,藥毒所歷經18年,從民國93至95年執行國家型科技計畫,發現該菌在室內藥效測試雖兼具殺蟲(小菜蛾)與抗菌(灰黴病菌)的雙重效果,但市面上已有枯草桿菌殺菌劑與蘇力菌殺蟲劑等微生物製劑產品,因此團隊重新設定防治對象,嘗試解決較難處理的小型害蟲(如葉蟎、粉蝨類等),經過多年持續測試害物種類與開發培養條件、發酵配方、指標成分與分析方法等關鍵技術,並於105年至106年透過執行產學合作計畫,終於在109年專屬授權「生物農藥用光桿菌0805 -P2R菌株及其發酵量產與應用技術」予國內上市農藥業者。
▲南投竹山試驗田區。(圖/藥毒所提供)
如今技術承接業者已送件申請發光光桿菌登記在木瓜葉蟎類的防治,今年獲得「2022傑出生技產業獎」年度產業創新獎,據稱許多農友非常期待這項微生物殺蟎劑儘快取得農藥許可證並上市販售。
藥毒所指出,國內化學殺蟎劑近5年產值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CAGR)約為0.5%,顯示市場對於防治葉蟎藥劑的需求高,預期這個新型微生物製劑將有助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