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汗皰疹奇癢無比,成因尚不明確。(圖/資料照)
國人常見的皮膚問題「汗皰疹」(dyshidrotic eczema)是一種經常發生在四肢的濕疹,成群的小水泡一旦發作,不但癢到不行,還愈抓愈癢。皮膚科醫師研判,汗皰疹惡化可能和過度清潔、季節轉變、情緒壓力有關。
汗皰疹是皮膚科門診常見的病號之一,多發生在手指、腳趾側邊,急性期通常以散布性的小水泡呈現,有些患者會因癢到受不了而不慎將水泡抓破,進而提升感染風險;若是反覆發作,則容易轉為慢性,水泡可能變得比較不明顯,轉為出現乾燥、發紅、脫皮、疼痛等症狀。
衛福部南投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瑜芬指出,汗皰疹和流汗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其成因尚無明確的研究證實,可能的導火線包括過敏體質、壓力大或長期睡眠不足,季節交替時門診患者也會增加。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在《異位性皮膚炎完全解析》一書中提到,梅雨季節一到,汗皰疹容易惡化,發作起來奇癢無比,由於手腳是汗腺分布較多的部位,曾有一說是汗皰疹的發生與汗腺功能失調有關,如今它被當作濕疹的一種。
朱家瑜強調,雖然名為汗皰疹,但它和「疱疹」一點關係也沒有,並不是病毒所引起,也不是流汗導致的病症。
許多患者想知道汗皰疹究竟是怎麼來的,無奈其確切機轉仍是個謎。朱家瑜提到,汗皰疹的惡化原因包括過度清潔、季節轉換、情緒壓力太大等等,治療上首重強效類固醇藥膏,這種藥物可以迅速緩解紅、腫、癢等急性發炎症狀,短暫使用1~2週後宜儘速改成弱效類固醇或甚至改以乳液來保養。
關於汗皰疹的預防,李瑜芬提出6大建議:一、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二、睡眠要充足;三、避免攝取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四、儘量避免高壓與過勞;五、減少使用容易刺激皮膚的物品;六、使用成份單純(或無香料)的乳液塗抹手腳,加強保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