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健康
燒聲、沙啞除了盡量少說話,民眾也會尋找可幫助恢復的食材或食物,不過坊間謠傳方法百百種,真的都有效嗎?哪些才是真的有助恢復聲音的方法?
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指出常見3大原因,並提醒保養別亂吃,若真的遲遲未好轉也應盡早檢查,以利找出問題,例如喉癌。
燒聲、沙啞主要常見3大原因,
醫:關鍵在聲帶閉合不全。
聲帶振動如同手掌拍打:
人之所以可以發聲,是因為聲帶振動發出聲響,其為兩片柔軟的組織,發聲時閉合震動每秒可達數百次。可以想像聲帶有如兩個手掌拍打製造聲響,當過度使用、太過用力、時間太長等因素,就可能腫脹、長繭等問題。而在聲帶出現問題,就會閉合不全、難以發聲,甚至形成燒聲、沙啞,或更嚴重的完全失聲。
急性聲帶發炎:
急性聲帶發炎常見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所引起,會出現喉嚨痛、鼻塞、流鼻水、沙啞,此時聲帶出現腫脹、水腫,影響發聲。而像是常見的胃食道逆流,或是酒後嘔吐吐出胃酸侵蝕到聲帶,也會使得聲帶發炎。
聲帶出血:
唱歌、造勢、尾牙、聚會等活動,常會短時間內扯破喉嚨大聲的吶喊,這容易使得聲帶使用過度,有如手掌不斷用力拍打,使微血管破裂,造成腫脹發炎。
長繭、息肉壓迫:
叫賣、老師、網紅等需長時間或大聲說話的工作者,若長時間發聲位置不當,日久聲帶就容易長繭、長出息肉,聲音自然也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市場叫賣常會有獨特的嗓音,因為結構已出現變化。較讓人擔心的也包括了長出息肉、腫瘤而壓到聲帶的喉癌。
▲(圖/翻攝自今健康)
燒聲、沙啞日常如何保養?
醫指6觀念:多喝水、避免偏方。
多多喝水:
賴盈達醫師表示,多喝水是聲帶最重要的保養方式,目的在於讓聲帶補充水分,聲帶約有70%是由水分所組成,水分補充足夠,自然有利運作、修復,也會有較好的聲音表現。飲水量建議每日至少2000c.c.,並於一天當中分開飲用,別集中於某一時段,以利身體時時都保持水分充足的狀態。
輕聲細語、良好休息:
除了避免嘶吼、吶喊、大聲說話,盡量保持輕聲細語、或盡可能不說話以外,保持良好生活作息、休息也很重要,才有利讓身體進行修復。
營養攝取:
飲食方面建議可多攝取維生素C,有助促進傷口復原,像是奇異果、芭樂、草莓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而維生素A有助黏膜修復,可視為修復體內的皮膚,這在地瓜葉、綠花椰菜、菠菜等深綠色蔬菜都可吃得到。另外最新研究證實,蝦紅素對於聲帶受損及老化也有幫助。
暫時忌口:
咖啡、茶、飲料,雖然都有水分,但也有不少其他成分在,像是咖啡、茶當中的咖啡因具利尿效果,整體水分代謝量恐怕比補充量更多。糖則普遍就被視為發炎物質,聲帶發炎當然也得盡量避免,水分補充還是以水為佳。重口味、辣物、炸物等更是碰不得。
避免偏方:
至於許多人喉痛、沙啞時會吃喉糖、澎大海等,以各種「聽說可改善」的方式保養,對此賴盈達醫師則認為這大多還是在舒緩症狀,是否確實有效還需更進一步證實,因此也常見恢復緩慢的情況,但也曾遇過民眾使用不明偏方,使得問題加重,就醫時發現聲帶嚴重發炎。因此提醒真的別亂用偏方,進行修復還是以上述提到的良好方式進行為佳。
▲(圖/翻攝自今健康)
燒聲、沙啞遲遲未見好轉?
醫:超過2周盡早檢查防喉癌。
賴盈達醫師也提醒,燒聲、聲音沙啞通常一周左右就會逐漸復原,若是達兩周都還不見好轉,就建議盡早檢查別再觀察,這除了很有可能是因為日常習慣依舊沒有改善以外,也相當有可能是因為疾病所引起,例如前述提到的胃食道逆流或喉癌,狀況一直存在,聲音自然好不了,可視為一種警訊。醫師也提醒,菸、酒、檳榔除了是常見造成聲帶發炎的主因之一,也是口腔癌、喉癌、下咽癌、食道癌的共同風險。
燒聲.沙啞可做哪些檢查?
有哪些治療方式可選擇?
相關檢查:
賴盈達醫師說明,燒聲、沙啞最基本的會作基本理學檢查,看耳、鼻、喉是否皆為正常,這些都可能互相影響。更進一步會視個案情況,選擇軟式或硬式的內視鏡檢查,透過內視鏡了解聲帶有何狀況,是檢查聲帶相當重要的一項檢查。
相關治療:
治療方面主要會先以口服藥物治療進行,針對聲帶發炎進行消炎,並若因疾病引起,也會針對原因進行治療,例如胃食道逆流。另外,語言治療師也會進行「語言治療」,教導患者透過良好的發聲方式進行發聲,避免一再傷害聲帶,例如腹式呼吸,這也歌手普遍使用的方式,正所謂的氣沉丹田。若是前述方法都效果不彰,或是情況較為嚴重,就會建議手術治療,如喉顯微手術,從喉部進入,透過極微小的器具切除聲帶的息肉或繭。
▲(圖/翻攝自今健康)
賴盈達醫師近日也推出【好聲音診療室】,內容收錄各種聲帶、聲音問題,以及聲帶保養指南,現已在各大通路販售,欲瞭解更多聲音保養的民眾可多加參考。
▲(圖/翻攝自今健康)
《延伸閱讀》>>>
喉嚨卡卡檢查出腫瘤?哪些疾病是元兇?醫師指兩大常見原因
https://reurl.cc/ymRq9O
29歲燒聲竟喉癌癌前病變 醫:燒聲、喉嚨痛兩週未好速就醫
https://reurl.cc/X5AzK7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