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理科太太網課惹議!諮商心理師揭實際治療過程:是門專業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理科太太開設「諮商筆記」線上課程,引發爭議。(圖/翻攝自 理科太太 臉書)

▲理科太太開設「諮商筆記」線上課程,引發爭議。(圖/翻攝自 理科太太 臉書)

網紅理科太太與線上學習平台合作開設「諮商筆記」課程,將自身100多小時的諮商歷程,以學姊方式,將化為150分鐘的影音課程與課後練習販售,雖然強調「不會提供諮商或心理治療」,但仍引發各界熱議;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曹文沿表示,「心理諮商(治療)」是一門專業,然而其形式或內容常受到大眾的誤解。

醫師曹文沿表示,臨床上常遇到個案說,心理諮商(治療)不過是「給老師上上課」、「聊一聊抒發一下情緒」、「反正都在講我過去有什麼陰影」,只要擁有相關知識,或是有可傾吐的對象,自己的情緒困擾,乃至精神疾病,就能夠隨之化解。亦有個案甚至自行研讀心理學相關科普書籍,希望可以自我治癒,但實際上,心理諮商(治療)是高度個別化的行為。

治療師(在台灣必須是合法取得執照的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專科醫師)需要先掌握每位個案其本身的問題,也要了解其本身所處的社會脈絡,依照精神醫學,或某派別的心理學理論,設計出適合該個案的治療計畫。在接受督導訓練的過程中,治療師對個案問題的理解、決策,以及回應的方式,都必須具有治療目的。而過程中治療師需要維護個案的隱私,也要注意自身與個案之間的關係。

醫師曹文沿指出,其實市面上有關心理學專業的書籍、影音資料,或是坊間的自我成長課程、工作坊,均不少見。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現代,心理學如同其他學門將越來越透明普及。若一門課程在分享知識與經驗之外,也宣稱其有療效,那我們可先思考:

1. 此課程是否由專業人士提出?

2. 此課程內容是否有實證醫學支持,或由同儕、專家、衛生單位認證?

3. 此課程是否針對自己的狀況也一樣有效?

精神科醫師王紹丞說明,並非所有的情緒、精神症狀困擾,都適用心理諮商。(圖/衛福部桃園醫院身心科王紹丞主任 提供)

▲精神科醫師王紹丞說明,並非所有的情緒、精神症狀困擾,都適用心理諮商。(圖/衛福部桃園醫院身心科王紹丞主任 提供)

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科主任王紹丞醫師表示,並非所有的人際/生活遇到的問題,或是情緒/行為/精神症狀困擾,都適合用心理諮商(治療)的方式處置。以臨床個案舉例:

1. 情緒低落、極度無望感,有自殺行為的個案:個案無法聽進他人話語,不斷重複負面的思考,情緒無法經由他人安撫而平緩,並提及想要結束生命。

2. 行為脫序的躁症患者:個案異常興奮,腦袋靈感源源不絕,不停外出衝動購物,欠債累累且引起法律糾紛,但個案仍不以為意,且毫無病識感,被家屬帶來看診。

3. 急性期的思覺失調患者:個案受到幻覺干擾,堅信被人迫害且飲食被下毒,而躲在房間不敢出門,不敢進食,無法理性對話。

以上個案在初步評估後,治療計畫第一優先通常是人身安全的考量,而不一定含有心理諮商(治療)。若您或您的親友有遇到任何生活/人際壓力,或是行為/思考/情緒異常,無法自力解決者,可先至身心科門診,醫師會協助您接受相關協助,例如檢驗檢查、藥物治療、轉介心理諮商(治療)或其他介入處置。

#理科太太離婚後爭議不斷

【#直播中LIVE】台灣隊凱旋歸國!F-16V升空伴飛、桃機水門禮迎接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