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長息肉8年沒追蹤「驚變大腸癌末期」 大叔曝存活關鍵:捨不得她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60歲李先生(右一)4年前確診大腸癌第四期(肝轉移)並未放棄治療,為愛妻勇敢接受療程。(圖/醫院提供)

▲60歲李先生(右一)4年前確診大腸癌第四期(肝轉移)並未放棄治療,為愛妻勇敢接受療程。(圖/醫院提供)

大腸直腸癌近年帶走許多名人,像是豬哥亮、賀一航、余苑綺等,讓國人再度關心大腸癌防治。除了糞便潛血檢查,另一大篩檢利器就是大腸鏡。病友李先生在2010年透過大腸鏡發現並切除息肉,但因檢查過程不舒服而中斷追蹤,8年後出現症狀再驗已是末期,所幸透過化療、標靶、手術成功存活,他透露振作抗癌的動力來自愛妻。

根據2013~2019年癌登資料,2014年國內大腸直腸癌新增16057例,至2019年成長至17302例,除了受飲食精緻化與生活型態轉變影響,也與健康意識抬頭提升篩檢數有關。

第四期大腸癌病友李先生(60歲)在12年前接受大腸鏡檢查且發現息肉,他自知為高風險族群,卻因檢查不舒服而中斷追蹤。直到2018年3月,李先生因時常感到疲憊就醫檢查,醫師考量他曾經長息肉,便安排大腸鏡檢查,很快發現結腸長了一顆4公分腫瘤,幾經周旋轉診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又發現肝臟有3顆轉移腫瘤,確診大腸癌第四期。

醫病經過討論,決定嘗試以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接力治療,所幸李先生的身體對藥物反應良好,腫瘤縮小到符合切除的標準,接著醫師順利移除兩處腫瘤。術後至今超過4年之久,皆穩定控制。

歷經大腸癌末期的九死一生,李先生回憶,得知病情當下其實大受打擊,內心滿是震驚與懼怕,可是看見身旁的妻子難過落淚,他決定很快收拾情緒,為心愛的家人迎戰病魔,積極投入療程。

當身體出現異狀,李先生也意識到,該將工作與經驗傳承給孩子了,之後要為愛妻全心抗癌。在妻子無微不至的陪伴下,他更有動力樂觀面對治療。

除了完全相信醫生的專業,李先生努力了解大腸癌的治療方式與衛教知識。歷經3個多月的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接力治療,結腸和肝臟的腫瘤都順利縮水,讓醫療團隊得以動刀切除。至今他定期回診追蹤,無復發跡象。

不同於其他癌症,大腸癌發生肝轉移仍有機會靠手術移除腫瘤。台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宏鑫指出,根據院內研究資料,在1583例大腸癌患者中,肝轉移有1068例(67%),肺轉移則占38%,顯示大多數大腸癌患者癌細胞容易轉移至肝臟。如果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狀況良好,成功控制並縮小腫瘤,患者便可以藉由手術進一步去除。

林宏鑫說明,從數據資料分析可發現,基因未發生突變的大腸癌第四期肝轉移病患,在沒有手術介入下,平均存活期僅17.1個月;若藉由手術切除轉移至肝臟的腫瘤,平均存活期大幅提升至45.53個月;就算僅用消融方式去除癌細胞,平均存活期也能有38.13個月;假使能以手術合併消融治療,平均存活期甚至可拉長至49.93個月。這告訴我們,多方介入能有效加強治療效果,在具有基因突變的大腸癌第四期肝轉移病患身上,也有類似的情況 。

李先生表示,相當慶幸自己能順利接受手術治療,現今大腸癌治療方式多元且成效優異,即便病況不利於手術也別輕易放棄。部分癌友擔心最終死於化療,李先生強調自己透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成功將腫瘤縮小10%,呼籲病友勇敢接受檢查,面對疾病,癌症治療已不像過往那般令人懼怕,只要積極治療,有機會迎接曙光。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現正直播】94要客訴之立院風雲 《選罷法》立院可能表決!民團院外集結籲別硬闖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