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汶諭、賴懿慈/台北、桃園報導
航勤人員其實是長榮在疫情期間仍能賺錢的幕後推手,因為疫情旅客少,不少客機都改成貨機,不過因為上頭沒有機械裝置,只能靠航勤人員徒手搬運貨物上機,需要多趟程序綑綁,相當費時。而疫情之後,長榮陸續有員工離職,但空缺遲遲沒被補上,工作量只好加在還待著的員工上,但任勞任怨卻只能領到1個月年終,航勤人員真的不能接受。
▲疫情期間,部分客機轉成貨機,以人工方式支援貨物上機。(圖/翻攝自台灣空運業務-Leo楊臉書)
航勤人員:「他們說先裝艙側,就是這邊側跟上面。」
飛機上座椅全被綠色布套了起來,不見乘客,空服員只有穿著銀光色背心的航勤人員接力搬運紙箱,他們就是這次長榮風波的主角。在疫情期間,公司把部分客機轉成貨機時通通出力,用人工方式支援貨物上機。
長榮航勤人員(變音處理):「件數很多,一天都是好幾千件,卸貨的時候也是一樣,也是要完全靠人力。」
▲不同於正常勤務時,在拆卸座椅的機上,只能搭起軌道徒手搬運。(圖/翻攝自EVA Air YouTube)
穿著不透氣的防塵衣做勞力活,這是航勤人員在疫情時的日常。對比正常勤務時,航勤人員有動力滾輪可以協助搬運貨物,疫情期間在拆卸座椅的機上,人員只能搭起軌道徒手搬運,1天累積下來能搬5到10噸的重量。
長榮航勤人員(變音處理):「疫情間像陀螺一樣,一直轉一直轉,人力又一直限縮,加在每個人的工作量就是越來越重」。
▲長榮航勤員工對年終獎金的數字不滿意。
談到疫情高峰時的工作量,長榮航勤員工語帶無奈,想想2018年剛入職時年終還有拿到4個月,2019年因為空服員罷工,公司以營運虧損為由只發2.5個月,2020年疫情嚴峻沒有年終,去年也只有1萬元。
長榮航勤人員(變音處理):「會覺得很心寒吧,我們大家也是各司其職,只是說你起碼要用同樣的標準。」
疫情期間,航空公司靠載貨賺錢,航勤人員成為那默默的一群人,口罩外交時他們也都有功勞,把一箱箱口罩搬上飛機。
長榮客機改成貨機,在沒拆卸椅子的機種還得用繩子綑綁多趟程序,航勤人員工作量增加,現在卻領不到期望的年終獎金,只盼公司能正視問題,對得起員工的任勞任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