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陳慈鈴報導
▲中國傈僳族因「罕見1姓氏」,被迫改姓。(圖/翻攝自騰訊新聞微博)
中國文化具有數千年的歷史,然而,有些文字卻因為時間的推移,消失了。一個來自中國雲南永勝縣村落,村民們以傈僳族居多,因為姓氏為「Nia」屬於生僻字,並未被收錄於電腦內的《漢字編碼字元集》,導致超過100名村民們為了申辦身分證、銀行帳戶、微信,被迫改姓「鴨」。
根據中國《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今日報導,中國雲南永勝縣有一個河腰村,當地居住著傈僳族,鳥氏族的後代。「Nia」為村民的傳統姓氏,過去礙於技術原因,並無法直接在螢幕上顯示出「Nia」這個字。「Nia」讀第四聲,字體由少了一橫的「鳥」以及「甲」上下二部份所組成,在傈僳族的語言之中,意思為「鳥兒」。
▲「Nia」這個字為中國傈僳族方言,意思為鳥。(圖/翻攝自騰訊新聞微博)
報導指出,「Nia」字的一部分,隨著字形的更替,逐漸消失在傈僳族的生活之中。但實際上,「Nia」這個字的歷史超過400多年,對於姓此字的人,這個字也代表著著那些人的歸宿及文化。
至於為什麼需要改姓?原來是「Nia」字並未被收錄於《資訊技術資訊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第八輔助集》,在Unicode中都沒有編碼,造成姓「Nia」的人無法在電腦上顯示此字,無法更換二代身份證,也不能到銀行領錢,所有實名認證的功能,都無使用,當地人只好迫於無奈,改姓「鴨」。
值得慶幸的是,生僻字逐漸受到重視。中國在2022年7月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新增1.7萬生僻字《資訊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GB 18030-2022),將在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此外,騰訊搜狗輸入法也聯合各界發起「漢字守護計劃」,希望能向更多人募集與其息息相關的生僻字,致力推動生僻漢字能被打在螢幕上、通用化,並期盼著換回生僻字姓氏的時間,盡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