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
▲北市觀傳局稱台灣燈會產值高達258億。(圖/資料照)
北市觀傳局稱「台灣燈會在台北」有1256萬人次參觀,並聲稱依中央報告「平均每人旅遊消費2061元」計算,產值高達258億,但被台北市議員林延鳳踢爆,頂多帶動50.35億產值,連觀傳局所宣稱的「兩成」都不到,她痛批,蔣市府不僅市政無能,連玩弄數字都不認真,擺明「膨風」、欺騙市民;對此,北市觀傳局說明,計算方式係依交通部觀光局每年之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推估觀光經濟效益。
林延鳳質疑,觀傳局依據之報告內容,其旅客定義必須為「離開日常生活圈」,且「未受雇於目的地之企業」,質疑觀傳局並無判別參觀者是否真為外地旅客,就胡謅出一個與在地店家、市民感受相去甚遠之數字,並就旅館住房率回推,含試營運共19日燈會期間,頂多帶動50.35億產值,連觀傳局所宣稱的「兩成」都不到。
林延鳳指出,今年台灣燈會,光是北市府提出的參觀人數統計,就有「三種版本」,分別是資訊局版本858萬人次、觀傳局版本1236萬人次與1256萬人次,在遭受議員質疑後,觀傳局稱是引用交通部長王國材的致詞,隨後遭交通部觀光局回應,該內容是本於北市府所提供之數據,形同「甩鍋被打臉」。
林延鳳痛批,不只參觀人次統計「膨風、甩鍋、被打臉」,連所謂「燈會帶來258億」產值統計也如法炮製,依據觀傳局3月7日回覆之資料,是以前述1256萬人次,再乘以由交通部觀光局所統計之「110年國人國內旅遊每人每次平均旅遊支出2061元」所得出,但她翻閱該數據所來自之同份統計報告,卻清楚載明「國人國內旅遊」之定義,是指「個人離開日常生活圈到國內某地從事旅遊活動」且「旅遊期間不超過一年」者,雖包含當日來回之情形,但須「未受雇於目的地之企業」,以今年台灣燈會為例,「雙北生活圈民眾」幾乎都會被該調查方法排除在外,自不能計入「產值」。
林延鳳認為,觀光產值本來就不能用日常民生消費「灌水」,而今年燈會展場鄰近人口密集區,觀傳局透過電信資料計算參觀人數,是否計入周邊辦公大樓、學校或住家之市民,本來就有疑慮,又在沒有辨明參觀者來源的情況下,以錯誤的前提來運用公式,當然會產生令大家瞠目結舌的誇張數字,觀傳局竟還以此為傲;另外,如就觀傳局所聲稱之燈會期間北市平均八成住房率,依該局統計,全市共有40180個旅館房間,8成就是32144間,每間若寬認皆「4人住」,且連續19日都是如此,才只有約244萬人次,若假設所有人都有前往燈會參觀,再乘以前述中央統計每人平均消費額2061元,頂多僅有50.35億元,僅佔觀傳局宣稱數字約19.52%。
林延鳳表示,觀傳局的「膨風」數字,連主政商圈、百貨業務之北市商業處都不敢背書,撇清「燈會活動之產值調查與推估是由觀傳局負責」,且僅敢泛稱「周邊百貨人潮提升二至三成」、「業績一至二成」等,完全不像該局那麼「敢」。且就4月7日商業處就特約店家所調查之報告指出,直接影響最為明顯的東區、信義區餐飲業者,燈會期間營業額也僅平均提升11.51%,這究竟要如何生出比「兩個SOGO忠孝店」一整年業績再多出38億的258億成績?
林延鳳呼籲蔣市府提出相關數據前,應請統計研究專業單位如府內主計處、府外學術機構進行把關,再行公布,而不是放任觀傳局吹牛、膨風,還亂拉中央背書只求矇混過關,否則蔣市府若連玩弄數字都不認真,日後有再漂亮的績效數字,恐怕都無人相信。
對此,北市觀傳局說明,針對「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觀光經濟效益計算,基於2022年4月已提出初步推估數字,預計創造約210億元經濟效益,採用計算方式為臺北市政府109年制定的「大型活動觀光經濟效益計算之通案性參考準則」,並納入疫情影響考量。
觀傳局進一步說明,燈會結束後,為延續活動前的計算標準,觀傳局於燈會結束後依循同樣準則,以參觀總人數1,235萬7,162人,推估2023台灣燈會產值為254億元,北市府109年制定的「大型活動觀光經濟效益計算之通案性參考準則」,計算方式係依交通部觀光局每年之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推估觀光經濟效益,未來亦會持續精進,透過大型活動帶動更多觀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