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孩童吃飯「少吃這種魚」! 台大醫示警:成年後鼻咽癌飆7倍

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12年把「中式鹹魚」以及菸、酒、檳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但若兒時常食用,成年後罹癌風險比正常人高七倍。(示意圖/資料照)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12年把「中式鹹魚」以及菸、酒、檳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但若兒時常食用,成年後罹癌風險比正常人高七倍。(示意圖/資料照)

在台灣每年約有1600人罹患鼻咽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況,等到發現時均已中後期,若發生轉移,存活期最短僅6個月。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表示,尤其兒童在年幼期最要小心,要少吃醃製的「鹹魚」,因為年幼時經常食用,罹患鼻咽癌的機率將增加至7倍之多。

在臺灣鼻咽癌是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第六位,女性第九位,每年約有1000位鼻咽癌新病例,每年約有800位死於鼻咽癌。(1993年資料)。鼻咽癌發病年齡平均為40歲,較其他癌症平均提早20年發病。男女比例為3比1。 然而現今,十到二十幾歲的病例越來越多了,事實上,從三個月的嬰兒到八十多歲老人都有過鼻咽癌的病例報告。

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婁培人在《健康2.0》節目中指出,包括基因遺傳、EB病毒感染、醃漬食物等,是發生「鼻咽癌」的3大主因,若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其他家人的罹癌機率將大幅增加;而EB病毒普遍存在生活環境中,如果食用者自身存在基因弱點,同時無法抵抗EB病毒感染,相對也是鼻咽癌的好發族群。

尤其吃下醃漬品更容易致癌,因新鮮的食物若經由鹽漬、醃製加工後,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長期且過量吃此類食物時,會因為亞硝酸鹽或硝酸鹽在胃液中或與腸道中的細菌發生作用,再加上蛋白質的分解物-胺相結合後,形成致癌物質-硝酸胺類化合物而誘發多種的癌症。

對此婁培人提醒,有研究發現若年幼時食用大量的醃漬食品,日後發生鼻咽癌的機率,恐是其他人的7倍之多,不過若是成年後才吃醃漬物,影響鼻咽癌的機率則較小,呼籲家長們盡量避免讓孩童吃下過量的醃漬物。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2年將「中式鹹魚」以及菸、酒、檳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

其他營養師則指出,若要吃醃漬物可選擇會產生好的物質如「泡菜、納豆、味噌」,雖也是醃製的,但是在醃製的過程當中,發酵會產生一些副產物,這些發酵副產物反而是增加食物的營養素,對身體是有幫助的,就是醃製品中較好的選擇。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