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筑/台北報導【11/07發稿丨11/17 18:46 更新 修改內文】
▲盧亭辰醫師是許多顱顏家庭心中的「大天使」,因為她的手,縫合了許多「洞」、「無助」和「擔心」。(圖/記者張雅筑攝)
眾所皆知台灣在先天顱顏缺陷這部分的醫療技術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有許多外籍醫師都專程來台學習,或有外國患者特地飛來台治療,就是相信我國的醫療團隊品質和技術。現任長庚顱顏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盧亭辰,昨(6)日獲邀出席《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年展覽開幕記者會,她除了分享自己海外義診的心情,還延續已故羅慧夫醫師的精神,謙虛地把功勞歸功給整個團隊。其實盧亭辰醫師是全台唯二的顱顏整形外科女醫師,堅持守在這領域救治顱顏病患,她說:「因為我選擇了就要做好、負責到底,否則他們怎麼辦?」
根據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統計,我國去(2023)年職業醫師男女的性別比大概是3.5:1,若進一步分內外科,女外科醫師確實「珍貴」較少,甚至有女外科醫師為了志向決定不婚。因為要成為一名外科專科醫師太不容易了,得接受非常紮實的訓練和具備各種高難度的手術實際經驗,還得很理性果斷、高穩定度,同時不畏長時間站在手術台,有時甚至為了救命得犧牲私人時間,隨call隨到。
▲盧亭辰醫師也是這次蒙古義診的主刀醫師之一,手術過程基金會年度大使蔡淑臻也在現場觀摩。(圖/記者張雅筑攝)
對顱顏患者和家屬來說就像「天使」的長庚顱顏中心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盧亭辰,有許多唇腭裂、顱縫早閉和先天顱顏畸形的孩子是她看著長大,在她手裡慢慢越來越好的。從2011年開始參與海外義診的盧亭辰醫師表示,要成為一名主刀醫師真的非常不容易,過程的訓練真的很艱辛、很有挑戰,至於海外義診,她說:「其實那些國家的醫療狀況真的比較沒那麼好,會發現他們的唇腭裂寶寶看起來比較嚴重,因為在台灣,從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開始,基金會和醫療團隊就會開始輔導、衛教等,在手術前也會做一些準備,但海外幾個國家,像是菲律賓和蒙古等,他們沒有這些觀念和準備,所以對去義診的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挑戰。」
盧亭辰醫師笑說,起初參加義診行動就是單純的滿腔熱血,但到了當地實際看到患者的狀況還有進行手術後,「真的覺得非常不容易,因為患者的狀況很多是上了手術台才知道,這時得馬上專業判斷,臨機應變。」她分享今(2024)年8月到蒙古義診較困難的其中一例,也就是6個月大的雙側唇腭裂寶寶蘇勒德,在台灣術前會使用「牙板」讓兩側的唇向中間靠近,同時撐起鼻小柱,讓人中和鼻小柱的皮膚都可以更多一點點,可是蒙古當地的患者沒有這樣做,所以在手術過程中,盧亭辰醫師得適時地按壓蘇勒德凸起且成一體的人中和鼻小柱「肉塊」。
▼▲6個月大的蒙古男嬰蘇勒德,患有先天雙側唇腭裂的他經過手術後整個不一樣了,(下圖)術後盧亭辰醫師幫寶寶處理縫合傷口和確認狀況。(圖/基金會提供)
歷經3、4個小時的手術,蘇勒德的唇裂修補手術順利完成,媽媽看到兒子的新模樣感動不已,抱著她開心地說:「不哭不哭,醫生阿姨幫你動好手術囉,現在你是個帥氣的小男孩喔!」面對家屬的感謝、成功的手術,盧亭辰醫師非常謙虛,她強調,手術除了需要醫師的專業外,最重要的就是麻醉科醫師和護理師們,因為他們擔負了患者的安全,所以自己很感謝團隊裡的醉科醫師和護理師們,「因為有你們,我們才可以無後顧之憂進行這些手術。」
以蒙古這次義診來說,短短兩天半的時間就動了17台手術,其實相當的多,盧亭辰醫師直言,真的是馬不停蹄,內心確實多少有些壓力,可是想到能讓他們變好就覺得要盡全力,即便手術到晚上8、9點她和醫療團隊都覺得「來了就要做好」,不能讓期待義診團已久的患者、家屬失望。但盧亭辰也表示,自己身為一名醫師參加義診,每次能開刀的病人就那些數量,「說真的,我覺得我們可以做的其實還是太少了,因為海外的患者真的很多,所以我們能做的真的很少。針對這部分,我覺得羅慧夫醫師、羅慧夫基金會的理念非常重要也正確,那就是培養當地種子醫師,讓他們在台灣學到技術後回家鄉落地生根,我覺得這非常重要,若他們能學到我們的技術,然後回當地提供更好的醫療,這樣才可以永續,並且服務更多的患者。」
▼▲柬埔寨唇腭裂女童貝寧的夢想是當醫師幫助和自己一樣的孩子,盧亭辰醫師知道後特別準備醫療用聽診器當禮物送她,希望她能實現夢想,在未來用上這個聽診器。(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身為培養種子醫師一員的盧亭辰醫師補充道,台灣醫師不單單是把技術傳授給他們,還得去他們的國家監督、驗收,確認他們有做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讓彼此一起成長,雖然過程很漫長但結果是值得的。」
盧亭辰醫師是台灣唯二的顱顏整形外科女醫師,她不僅在這領域持續精進自己,更用心地將顱顏缺陷相關醫療資訊寫成好懂的衛教文分享在網路上,問醫師為什麼當初想選擇這科、先天顱顏缺陷這領域,她回答道:「因為能透過自己的手,立即看見個案外觀上獲得改變,是很感動又很欣慰的事情。」更讓人動容和敬佩的是,盧亭辰醫師堅持要守在顱顏缺陷這崗位上,不打算放棄或單做整形醫美,原因是:「這是我當初的選擇,而且花了10幾年鍛鍊和學習,總不能學到一半說我不做了吧?我覺得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到底,不然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那些患者,你想,如果現在或之後突然說不做這個了,那那些孩子、家庭怎麼辦?所以我會一直做下去的。」
▼▲身為全台唯二的顱顏整形外科女醫師,盧亭辰堅定表示,自己會永遠守在這崗位上服務先天顱顏缺陷患者,因為要為當初的選擇負責,不能半途而廢。(資料照/記者周均庭、張雅筑攝)
✎《厚伊水水》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行動26週展覽資訊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西側(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展覽日期:2024 年 11 月 01~13 日
線上展覽:https://beauty.nncf.org
▼【祝你健康】獨家/台灣應被看見!羅慧夫兒撂台語「我是歹丸郎」台灣醫療應該被世界看見(影片來自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