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前健保局長張鴻仁今於陽明交大舉行「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新書發表座談(圖/記者黃仲丘攝影)
新冠疫情過後的2024年總統大選,包括侯友宜、柯文哲皆拋出,盼將整體醫療支出提升到8%。賴清德則不支持特別設定支出目標;前健保局長張鴻仁,今(19)日於陽明交大舉行「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新書發表座談,盼給予財物瀕臨崩潰的健保具體「解方」。 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連賢明表示,初估提升到8%,需要增加4600億支出,4600億怎麼來、用在哪?「承諾敢花錢,不敢承諾怎麼收錢」,是之後總統參選人需要補充的地方。
前健保局長、上騰生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鴻仁表示,國內早期制定健保制度時,制定了「總額預算」制度,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教授曾經與他指出,總額預算只能說是中短期措施,長期下來就像只能像「打麻藥」。並指出,這項制度是將醫療所有的財物責任推給醫界,假設醫療支出是固定的,認為醫療只需調整物價和年齡結構,其他「過度」成長,大部分是「衡量」需要打折。
但這二十多年來發現,新藥、新科技的預算如杯水車薪,導致「總額預算」無法跟上科技進步所增加的支出。
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連賢明表示,總額預算制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健保完全不讓市場運作,主要做的是「價格管制」,短期會很開心能達到目標,但長期效果就會產生,醫事人員薪資不漲、離職率高、平均餘命降低等副作用。
新冠疫情過後,民眾對於醫療議題梗更加重視,台灣整體醫療支出GDP占比僅6.1%,也成為2024總統大選的政策攻防重點。
連賢明表示,目前包括侯友宜、柯文哲皆拋出,盼將整體醫療支出提升到8%。賴清德則不支持特別設定支出目標;目前預估要將健康支出提升到8%,需要增加4600億支出,但目前僅看到各參選人用喊的,但這4600億怎麼來?用在哪?目前還沒有任何人提出具體政策。「承諾敢花錢,不敢承諾怎麼收錢」,是之後總統參選人需要補充的地方。
張鴻仁於新書中提出,以日本為師用稅收補助醫療支出、或是回歸《健保法》使用者付費精神,落實轉診制度精神來抑制浪費;或是以「差別式定價」部分負擔,學習新加坡,將醫療服務分等級收費,劫富濟貧,採商務艙、經濟艙、頭等艙等,有不同等級的自負額定價。盼透過新書「拋磚」點出問題來幫健保制度解圍。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也表示,健保的總額預算不該長期使用,先進醫療財務負擔遠超過想像,持續用總額預算就像增加嗎啡劑量,財務獨興,跟不上整體科學進步。他也盼政府除了健保,是否有另外的管道,盼由政府出面主導健康保險,請保險公司透過個人投保保障民眾健康。這是因為目前健康商業保險破碎化,保費疊加。民眾很難使用到完整保險,這部分也需要有行政院的跨部會組織討論結合衛福部、金管會合作,讓第二管道的經費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