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憂台海開戰!英國防委員會:軍方須為「中國對台灣行動」擬定反應計畫

英國國會下議院國防委員會今天發布印太區域相關報告,要求英國政府及武裝部隊與盟友夥伴協調,為中國一系列可能的對台行動擬定反應計畫,並以機密會議形式,向委員會說明相關計畫。

委員會並提到,認同政府的評估,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對英國整體而言構成「劃時代的體制性挑戰」,但在軍事層面,政府有必要評估,將中國定義為對英國國家安全以及國際安全的「威脅」,而不僅是「挑戰」。

國防委員會監督國防部相關業務。委員會2022年1月啟動調查,檢視政府的「向印太傾斜」(tilt to the Indo-Pacific)政策方針執行成效,邀請政府官員、具軍事等背景的專家學者回應提問或提供意見,期間並前往澳洲和印度實地考察,與這兩個國家以及印尼、日本、馬來西亞的官員會晤。

英國政府2021年在首次發布的「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Integrated Review, IR)揭示「向印太傾斜」施政方針,今年稍早發布更新版(IR23);國防部則相應發布及更新「國防方略」(Defence Command Paper, DCP),印太區域同樣是重點。

英國防委員會認為,軍方須為「中國對台灣行動」擬定反應計畫。(示意圖/資料照)

▲英國防委員會認為,軍方須為「中國對台灣行動」擬定反應計畫。(示意圖/資料照)

國防委員會在名為「英國防衛與印太區域」(UK Defence and the Indo-Pacific)的近50頁報告提到,中共的目標是制霸全球,且手段越來越具侵略性。各種跡象顯示,中國有意「在未來若干年內」與台灣正面對抗,無論是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或運用「灰色地帶」攻勢。

報告指出,英國目前在印太區域的軍事部署與活動有限,且「戰略目標不明」、幾乎沒有作戰軍力。為在防衛事務領域落實「向印太傾斜」、成為能發揮重大影響力的區域要角,英國必須大量增加投資或調整既有資源配置,並擬定跨部會單一「印太戰略」,納入英國在外交與國防領域對日益升高的中國威脅的回應。

報告提到,對許多西方國家政府而言,中國與台灣之間未來幾年內可能爆發衝突,這是印太區域最迫切令人擔憂的問題。

曾任美軍印太司令部(U.S. Indo-Pacific Command)副司令的空軍上將米尼漢(Mike Minihan)今年初曾示警,美國最快恐在2025年與中國因為台灣爆發衝突。根據國防委員會報告,各方專家曾提及的台海衝突可能時間點包括中共建軍百年2027年、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2035年,以及建國百年並「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2049年等。

主管事務涵蓋印太區域的英國國防副大臣戈爾迪(Annabelle Goldie)女爵告訴委員會,印太區域情勢「在未來10年」可能變得更緊張。儘管在短、中期,歐洲-大西洋區域安全仍將是英國優先要務,英國將持續協同盟友夥伴在印太區域累進行動。

委員會指出,除了中國直接侵略台灣,對台實質經濟封鎖、灰色地帶衝突、複合式作戰等相對「模棱兩可」的台海事態發展,如今也是各國重要關切。

即便僅是經濟封鎖,報告提到,考量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約48%貨櫃航運行經台灣海峽、台灣生產全球約92%最先進半導體晶片等因素,台海衝突勢必將劇烈衝擊世界各國。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安全研究主任瓊斯(Seth Jones)告訴委員會,台海衝突有可能升級為核戰。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院主任曾銳生(Steve Tsang)指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中國的終極目標不是取代美國,而是成為「世界第一」、「世界中心」,以及最受各方崇拜與敬畏的國家。

委員會簡要分析共軍的陸、海、空軍力,並比較共軍與英國海、空軍的軍備數量。其中,共軍和英國海軍擁有的彈道飛彈潛艦分別為6艘和4艘,共軍和英國空軍擁有的作戰用機分別為2566架和201架。

報告提到,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部隊共同組成「印太區域規模最大」的飛行武裝力量。在部分領域,例如空對空飛彈,共軍能力已超越英國。

美國國防部曾指出,就數量而言,中國海軍為全球最大,總計擁有約340艘船艦和潛艦。此外,共軍第3艘航空母艦可能已接近完備,接下來第4艘可能會使用核動力系統。

報告另援引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高階研究員溫玫雅(Meia Nouwens)的評估,提到在陸軍重裝備方面,中方已有信心能快速動員並執行跨戰場、多戰場任務。

不過,共軍仍有幾項隱憂,包括空軍的遠距投射能力、海軍的航艦維護能力、地面作戰部隊的過時戰車數量可觀。

此外,「軍備」現代化不意味「軍事能力」及人力素質也同步現代化。在以網路聯繫為中心的作戰情境(network-centric conditions),共軍的協同作戰能力恐不容主事者樂觀。

在攸關軍事現代化的新興和先進科技方面,委員會在報告提到,北京力推的「軍民融合」戰略成效恐被高估,且面臨民間與國營企業合作困難等多項挑戰。

儘管如此,以往中國多透過外國技術移轉滿足國防需求,如今這樣的對外依賴正在減少,預計至2028年即可大致擺脫。溫玫雅提到,中國將越來越常憑藉本國軍工業的力量,發展創新和增進生產。

然而,關於中國政府有計畫竊取他國科技的消息不斷。委員會舉例,中國部分最新軍事科技,包括第5代戰鬥機「殲-20」、以及可能成為中國第一艘核動力航艦的自製004型航空母艦,一大部分即是以西方設計為基礎。

在英國的國際夥伴關係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與下議院外交委員會不同,國防委員會不贊成英國積極尋求成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一員,至少短期內是如此,原因包括Quad目前發展方向和具體成效不明,英國與Quad成員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已分別有強健雙邊關係。

相反地,報告指出,英國宜盡可能將作為「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和大英國協「五國聯防協議」(FPDA)成員、以及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正式對話夥伴的地位效益發揮到最大。

報告並透露,英國在澳洲首都坎培拉(Canberra)新設統籌區域防衛事務的辦公室,並增加派駐新加坡、日本、韓國的國防外交官。

FPDA成員包括英國、新加坡、澳洲、馬來西亞、紐西蘭。(中央社倫敦24日電)

中央社
#國際頭條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