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王先生因乾癬忍受20年,治療對照圖。(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乾癬竟癢到萬蟻鑽爬!45歲王先生從事科技業,就讀專科時出現乾癬症狀,軍旅中經歷多重艱苦經歷,就算全身紅疹也要在烈日下聽命操課,乾裂的皮膚很像萬蟻鑽爬,讓他痛癢紅腫到忍不住一直抓,使得全身刺痛感更甚,更曾受到同袍誤解言語霸凌說「你是不是有燒燙傷?」而退伍工作後因治療狀況時好時壞,在夏天也不敢隨意穿著短袖短褲。所幸在4年多前開始使用生物製劑,病灶「幾乎好了九成」乾癬與紅疹紅斑很快就消除,PASI指數也維持在高標。他說「終於敢穿短褲逛街,安心打籃球了」,人也變得更有自信、日前更受邀研討會擔任百人講堂講師。
▲治療後王先生變得更有自信,更受邀百人研討會擔任講師。(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據統計,台灣每1千人就有3人罹患乾癬,其中2至3成是中重度,當乾癬紅斑在全身上下蔓延,病友們不但要忍受劇烈癢感與疼痛,也常受他人異樣眼光,研究發現,9成以上中重度乾癬病人,人際關係有負面影響,不僅於此,乾癬也容易引發多種身心共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精神壓抑等,恐讓18至49歲病患損失約6年生命。
台灣皮膚科醫學今日舉行記者會,針對乾癬發布最新治療指引,以全身病灶能幾乎或完全「清零」為目標,以衡量治療後乾癬改善程度的PASI指數須改善大於9成,也就是代表皮膚病灶能幾乎或完全清零。讓嚴重病患能在健保給付4大類共9種生物製劑藥物上,取得最佳治療成果,也全面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布乾癬最新治療指引,以全身病灶能幾乎或完全「清零」為目標。(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趙曉秋表示,目前學會定義有效的乾癬治療是幫助病患PASI指數能改善75%,但仍有病患苦於症狀反覆搔癢,對治療失去信心,讓疾病越來越嚴重。如今隨著藥物不斷進步,加上健保給付放寬,乾癬病患能在多種治療間切換,治療品質顯著提升,例如4大類生物製劑能協助有效減緩發炎反應,因此醫學會今年提出新版治療指引,呼籲醫師協助乾癬病患改善病灶嚴控復發機率,降低疾病帶來生活困擾。
北榮皮膚部教授張雲亭表示,乾癬發病族群多在18至39歲與50至69歲兩個族群,男性病友是女性1.6倍,中重度患者佔整體20至30%。輕度乾癬能夠使用局部藥物與照光治療,中重度可利用全身性治療改善症狀,先會採用口服藥物與全身性照光治療,假使效果仍難達到預期,可嘗試使用生物製劑,減少因治療成效不如預期而增加共病。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林口長庚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許多中重度病人常因藥物效果不佳、藥物取得困難、或藥物副作用,就自行中斷治療,僅有29%病人認為病灶可以幾乎清零,甚至高達70%病患不清楚PASI數值意義。瞭解乾癬程度可用2種方式,體表面積(BSA)與乾癬面積暨嚴重度指數(PASI),目前2023年醫學會提出最新乾癬治療指引,最佳治療目標建議要幾乎或完全清零(BSA<1 %或皮膚病灶改善90%以上或PASI<=1或IGA<=1)。皮膚病灶幾乎或完全清零之後,病人可以穿上短褲、短袖,也不用擔心去游泳、泡湯被別人指指點點。
張雲亭指出,乾癬外用治療包含類固醇、維生素D類似物,口服藥物則有口服A酸等,如果外用與口服用藥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病人可接受全身性照光治療,以及4大類9種生物製劑來壓制發炎反應。前述9種生物製劑健保都已給付,符合資格的初次治療病人,每6個月可以申請一次,每次療程維持2年,用藥期滿若皮膚病灶復發達到50%以上,才能夠重新申請回復使用生物製劑;若發現一種生物製劑無效或有副作用,可平行轉換使用第二種生物製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