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汶諭、柯佩瑄/台北報導
108課綱上路後,許多學校更加著重多元、在地的學習模式,像是有國中帶學生徒步蘇花公路,還有歷史課程大幅刪減了中國史,間接提升台灣史的占比。有學生家長表達贊同,認為對在地文化的深度理解,遠比花一學期學習中國史更加重要。
▲108課綱素養導向中國史大幅刪除去。
在蘇花公路上徒步14公里,讓學生親近自然,瞭解地方生態。或自製開發教材,把西門町搬進元宇宙,這都是108課綱著重的「多元」課程,從課本上來看更放大不少在地元素。
▲課綱素養主打多元課程實作。
補習班老師敏芳:「文學角度來說,它其實不算是一篇好的散文,因為他就是一個日記,就是隨手筆記,可是對於台灣來說,有把台灣東西記錄下來,它就會變的有個特殊意義。」
目的是讓學生對在地文化增加認同感,108課綱將歷史課程 ,中國史的篇幅教學時數大幅刪減 ,併入「東亞史」,間接也拉升台灣史的篇幅佔比。
▲108課綱將中國史的篇幅教學時數大幅刪減,併入「東亞史」。
學生:「因為我覺得比起著重在中國歷史上面,我覺得增加多一點,東北亞和北亞的歷史,會比較有意義。」
學生:「(中國史)感覺是在未來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說就應該,是設給有興趣的學生去學。」
少一點歷史知識的背誦,學生得到更多的是對歷史的理解,見證新舊課綱差異的家長,也感受的到變化。
家長:「它開始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新的人物出現,很多我們台灣的英雄,很多我們台灣的像是商人,或是一些有名的人,我們可以看的到,可能為了增加這方面的教材,去刪減了過去(中國朝代)的人物。」
歷史傳承固為重要,但時空早已不同, 108課綱實踐自我認同,深入多元在地的精神,或許更能與時俱進。
▲108課綱實踐自我認同,更能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