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社會工作室社工師陳思雯(圖/衛福部提供)
衛福部今(20)日舉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績優頒獎典禮」,次長王必勝致詞時表示,過去在北榮任職時也常處理相關爭議,還常去病人的靈堂上上香挨罵,國內醫療爭議處理制度一直在進步,盼即將於明年元旦上路的《醫預法》上路後,可讓醫病關係維持在最和諧狀態。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已正式公告將於明年元旦開始實施,將明訂民、刑事醫療爭議事件均應先行調解,調解不成才能提告。而醫事機構不得拒絕提供病歷紀錄,違者最高罰25萬元。不過,施行前已開始偵查或審判的醫療爭議案件,不適用此法。
衛福部醫事司今舉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績優頒獎典禮」,表揚處理醫療爭議的醫事人員,當中北市聯醫總院長蕭勝煌、台大醫院社工師陳思雯等12人獲績優個人獎。知名法醫高大成,也因過去擔任台中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期間,成立全國第一個「醫師公會會員互助金管理委員會」,協助醫師處理醫療糾紛,16年來處理會員案件數達119件,和解率達74%,讓醫師能安心執業病家訴求能因獲解決因此獲獎。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致詞時,回憶到自己過去在北榮任職時也常處理醫療爭議,調解時劍拔弩張的氣氛,他也都還記得。有時甚至還要去病人靈堂上香,又得再挨罵。
衛福部自在2013年起輔導醫院成立「關懷小組」,希望在醫療爭議發生時可以即時主動溝通。今日的頒獎就是要感謝各界長期「深耕」於事故關懷及爭議協處的個人、調解委員、機構團體和衛生局。王必勝說,我國醫療爭議處理一直在進步,《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醫預法)也將在明年元旦上路,希望讓醫病關係可以維持在最和諧的狀態。
獲得績優個人獎的台大醫院社會工作室社工師陳思雯表示,近5年已有88%的病家能接受說明,雖然有些個案不幸仍會走到法律訴訟。但期盼病家醫療人員都可以透過關懷服務,把整件事情都能獲得最好的結果。
陳思雯也說,過去在新冠疫情期間,有些在負壓隔離室的病人,家屬是無法陪伴在身邊的,曾遇過一件個案,即將在隔離病房離世,透過社工人員與醫護的努力協調,最後讓一位讓一位最親的長輩在穿戴防護衣的情況下,進入陪伴。在負壓病房裡,完成陪伴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