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仁君 / 綜合報導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在26日的政見發表會上,拋出若是他當選將爭取舉辦奧運的想法,引起各界討論。由於舉辦奧運,場館建設和選手村的興建等,都會是龐大的支出,歷屆奧運主辦城市幾乎都是賠錢坐收,甚至龐大經費重擔,還成為主辦國的經濟危機,引發社會動盪不安。
▲柯文哲在26日辯論會拋出申辦奧運構想。圖為2020年東京奧運畫面。
主場館煙火齊放,2021年東京奧運讓許多運動員留下光輝時刻,也讓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總統政見發表會上表示,如果當選將會爭取舉辦。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我會主動爭取2038年亞運,以及各種國際賽事,甚至奧運在台灣舉行。」
▲柯文哲提出爭取2038亞運等國際賽事辦在台灣。
儘管舉行亞運、奧運等賽事的確能有效提升體育風氣,但場館規劃建設到選手村的興建,林林總總的開銷成本,卻也將對財政造成嚴重負擔,甚至恐怕會釀成經濟危機。
東奧籌委會事務總長武藤敏郎:「設備場館啟用後,周邊也必須有配套措施,所以衍生出追加預算。」
譬如「東京奧運」光是場館興建成本就發現材料上漲、預算翻倍,又碰上疫情攪局,結果花費大幅上修就上看1.45兆日圓,大約3150億新台幣,不但引發日本國內民怨,更重創當時首相菅義偉支持度,成為他下台的關鍵。
影片旁白:「馬拉康納體育館花了五億美金才蓋好,在奧運結束後立刻被遺棄,還有上千把椅子被拆下來。」
▲奧運成本成為百姓的負擔。(圖/翻攝自bickin2020)
2016年的巴西里約奧運,估計支出也突破4018億台幣,同樣也讓巴西陷入經濟、政治危機。再往前繼續看,2012年倫敦奧運支出 3491億台幣、2008年北京奧運1.21兆台幣、2004年雅典奧運4636億台幣,龐大的費用支出,也都成為主辦國家城市擺脫不掉的經濟困境。
影片旁白:「11座城市角逐2004年奧運,到了2020年剩下5個城市。」
雖然爭取主辦奧運風光,但後續效益和經濟衝擊難以估計,光拋政見卻沒有具體實施對策,想實現恐怕還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