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眼科醫師表示,近視控制的黃金期在3歲至18歲,不少近視學童跟家長忽略從小控制近視重要性。(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受3C產品盛行等因素下,國人近視比例變高,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的人也變多。國內眼科門診觀察發現,不少近視學童跟家長認為長大後可雷射手術擺脫眼鏡,反而忽略從小控制近視的重要性;眼科醫師警告,一旦近視度數失控,眼軸拉長、視網膜變薄,就會增加未來雙眼病變的風險,且這風險是無法透過雷射矯正而排除。
根據教育部統計,在111學年度,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45.23%,國中生視力不良率73.16%,高中生更是高達81.61%。近視已被定義為發病率最高的兒童眼睛流行病,就像流行感冒一樣無所遁形,讓學童與家長防不勝防。
▲據教育部統計,在111學年度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45.23%。(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開業醫師梁智凱觀察,從傳統的紙本閱讀、網路崛起、智慧型⼿機發明、到疫情時代的螢幕學習,加上缺乏戶外活動,讓學童視力正在惡化中,更讓2012到2019年連續8年已下降的小學生視力不良率(即一眼0.9以下),從2020年開始停降彈升,讓國小學童近視率失速暴增,而上述高中生用眼更甚,統計已經突破8成大關,來到81.61%。
過去認為近視只是一種屈光不正的光學狀況,但近年國際上已普遍認定近視是一種疾病。他說據國外研究,近視超過500度的人,日後青光眼、白內障的提早發生率分別是一般民眾的3倍、5.5倍;700度以上的人罹患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更是分別⾼出44倍、127倍。
▲眼科醫師表示,透過增加戶外運動、散瞳劑、塑形片、近視控制日拋與兒童視力管理鏡片等方式,都有助近視控制。(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學齡的近視惡化狀況就像失速列車」,眼科醫師陳夢柔分享,很大的近視成因來源,是因為這些⼩朋友從小就開始就接觸⼿機、平板等3C產品,根據2019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資料 : 小孩擁有第一支手機的平均年齡為10歲。一旦發生近視,會造成眼軸拉長變形、眼球組織變薄,即使完成近視雷射矯正,基於眼軸、眼球組織改變後的不可回復性,雙眼病變的風險依然如影隨形,近視帶來的潛在疾病風險是無法透過雷射矯正而排除的。
眼科醫師賴紫庭說,近視控制的黃金期,關鍵是落在3歲至18歲,透過增加戶外運動、散瞳劑、塑形片、近視控制日拋,還有最新的兒童視力管理鏡片,都可作為控制考慮的方式之一。大部分家長主要依靠散瞳劑做近視控制,也常常覺得戴眼鏡會造成近視增加,但現在隨著醫學進步,近視控制眼鏡除了能幫助小朋友看得清楚以外,也有控制近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