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有學者說,若韓國瑜順利當選立法院長,或許國會頻道的收視率會再創新高,更多民眾關心立法院這未嘗不是件好事。(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
民主的深化,是從投票後開始!隨著2024台灣總統和國會大選結果出爐,過去各個政黨候選人長達半年的競選活動也告一段落,面對立法院政治版圖的重塑,國家進步的政策上是否能有效推動,更關係著全台民眾共同的福祉,公民監督國會聯盟1/14於台北市NGO會館舉辦「第十一屆國會選舉觀察座談-新國會該怎麼走?」座談會,有學者說,若韓國瑜順利當選立法院長,或許國會頻道的收視率會再創新高,更多民眾關心立法院這未嘗不是件好事,但立法院長和副院長在職責上應該是主持議事、讓國會運作順利,凝聚朝野共識,若讓鬥雞型的政治人物來擔任國會龍頭,不一定能發揮預期的效果。
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表示,隨著昨晚選舉激情落幕,其實台灣還蠻多聲音在探討未來的國家政策走向該如何運行,而沒有很明顯的聲音去質疑選舉的結果,這其實代表著台灣民主的成熟,在經歷這麼多次選舉過程,台灣人已經將投票的過程轉換成自身的民主DNA,今天舉辦這長座談的目的也是希望台灣民眾向前看,選舉過後,公民社會還能做甚麼?」
曾建元提到,除了恭賀許多新科立委上任之外,本次也有一些在國會表現優良的立法委員意外落馬,受到金權和地方政治的影響未能連任相當可惜,至於有許多人擔心新一屆的國會議事是否癱瘓?我個人是不太擔心,特別是小黨若能理性牽制兩大黨,未嘗不能脫離兩大黨黨鞭的控制,對於我國國會民主可能是朝向正向的發展!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1/14於台北市NGO會館舉辦「第十一屆國會選舉觀察座談-新國會該怎麼走?」座談會。(圖/翻攝自公督盟網站)
公督盟創會理事長、總統府國策顧問顧忠華教授表示,這次台灣大選受到全球高度關注,有外國媒體甚至將台灣選舉形容成超級盃,顯見台灣民眾多數是對民主選舉相當有熱誠,至於關於本屆國會有相當多民眾、媒體關注誰能當選立法院長,他認為還是要回歸立法院長職責的討論,哪些人選是嫻熟議事規則,讓國會運作能夠順暢進行的適合人選,這當中民眾黨扮演著很特別的角色可能讓立法院大好,讓人民看到國會監督制衡的力量,也可能大壞,讓相關政策法案停擺,值得持續觀察。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蘇子喬教授認為,這是2008年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過後,首次出現總統和國會多數不同黨的情形發生,這和過去2000年的國親聯盟是不太一樣的概念,民眾黨有更多的選擇,更多在國會當中合縱連橫的手段,換取更多政治上的籌碼,民進黨若以閣員位置來談合作的可能性並不會不存在,站在憲政學者的角度,是不希望少數政府重演。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蕭怡靖教授表示,按照《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民眾黨不一定要選擇跟藍綠合作,而自己推派人選,這點也是可以持續來做觀察,接著由於本次大選兩大黨席次相當接近,但都未過半,這就造成部分立委跑票就可能影響通過結果,因此未來國會政黨的生態,黨紀處分加嚴,還是立委本身的自主性提高之間,哪一點對未來我們的國會民主比較好值得我們思考,避免過去國會常被批評如橡皮圖章的情形發生。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認為,若韓國瑜順利當選立法院長,或許國會頻道的收視率會再創新高,更多民眾關心立法院這未嘗不是件好事,但立法院長和副院長在職責上應該是主持議事、讓國會運作順利,凝聚朝野共識,若讓鬥雞型的政治人物來擔任國會龍頭,不一定能發揮預期的效果,另外除了正副院長選舉之外,公督盟也相當關心召委選舉結果;過去民眾黨提出兩年條款,期待讓更多代議者進入國會發聲,但就公督盟的長期觀察,認真的中央民意代表是相當專業的工作,在銜接上是否順利也值得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