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農糧署表示,大白菜有小黑點並不影響營養成分,可安心食用。(圖/翻攝自 鮮享農YA - 農糧署 )
大白菜全年均產,11月至翌年5月為盛產期,冷冷的天氣,來碗熱呼呼的白菜滷、白菜鍋和白菜湯最對味,不過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大白菜上會有小黑點?對此,農糧署解釋原因,並提醒若大白菜表面出現腐爛或黴菌感染,千萬別食用、立即丟棄。
農糧署說明,大白菜葉梗上的小黑點,一般稱為黑點病或芝麻病,為生長或貯藏過程中常見的生理障礙也會出現在小白菜、青江菜等十字花科葉菜類上,品種、施用氮肥未完全代謝、水分管理不佳,以及成熟後期或貯藏溫度過低等,都是黑點病發生的可能因素,但皆不會影響蔬菜的營養成分,可以安心食用。
農糧署提醒,若大白菜葉梗或葉面出現較大塊黑斑或褐斑,可能為腐爛或受黑斑病、炭疽病等感染,建議丟棄、不要食用。
農糧署也分享大白菜保存3步驟,1、剝除黃華外葉,2、擦乾表面水分,3、放入塑膠袋密封冷藏。
台灣癌症基金會介紹,大白菜熱量低、可增加飽足感,具有解熱,潤喉,消食下氣,清腸胃,解毒,以及緩解口乾舌燥、喉嚨發炎、小便不順、腸熱便秘等功能,是美國癌症醫學會推廣的30種抗癌蔬果之一,與花椰菜、甘藍、高麗菜等為姊妹菜,其所含的成分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