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何彦秉醫師分享罹癌女性靠代理孕母得子個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灣邁入少子化早已不是新聞,但仍有人「想生,卻無法生。」32歲的謝小姐因罹患子宮內膜癌,被迫移除子宮,終身無法生育。但她非常喜歡小孩,在接受化療前接受醫師建議下先行凍卵;手術後雖成功在海外透過代理孕母獲得寶寶,但過程花費的心力、金錢卻是不是一個「苦」字就能形容。對此,婦產科醫師表示,生育權是基本人權,不應該用法律禁止人民擁有下一代,且對同婚合法化的同志族群來說也不公平,因此支持《人工生殖法》修法,讓每個人的生育權被保障,避免只能遠赴海外圓夢。
根據內政部2023年人口統計,我國新生兒人數約13.5萬人再創新低,較2022年的13.8萬人再減少3415人、死亡則為20.5萬人;此外,自2019年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同性婚姻對數逐年提升,內政部統計2023年同性婚姻有3199對 ,較2021年成長72% 。而據國健署統計,2021年本國籍人工生殖之不孕原因,子宮方面受損佔不孕婦女的1至2成,亦即5000至10000人左右,這些人口可能會是需要尋求代理孕母協助懷孕的高危族群 。
▲據國健署統計,2021年本國籍人工生殖之不孕原因,子宮方面受損佔不孕婦女的1至2成,可能會是需要尋求代理孕母的族群。(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39年前將試管嬰兒技術帶回台灣,並孕育台灣第一個試管嬰兒的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表示,台灣人工生殖技術為全球前段班,成功率排名全球第二 ,療程費用相對其他海外國家具有優勢,是許多外國夫妻求子的首選。即使如此,國內仍規定同志、單身女性等有需求的國人,只能到海外求子,不僅費用高昂,也可能面對無法律保障等風險。
因此,基於「醫療」與「社會」需求,他支持《人工生殖法》修法,在有完善法規與配套措施之前提下,讓單身女性及同性伴侶使用人工生殖科技,也支持台灣全面開放代理孕母。
▲曾啟瑞表示,基於「醫療」與「社會」需求,支持單身女性使用及開放同性伴侶適用人工生殖。(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秘書長何彦秉,則分享上述謝小姐個案,因罹患子宮內膜癌,被迫移除子宮,終身無法生育。所幸當初聽從醫師建議,在移除子宮前先行凍卵,手術後也成功在海外透過代理孕母獲得寶寶。他說,謝小姐失去生育能力時,曾想過一了百了,最後雖透過代理孕母成功得子,但是中間的過程、花費的金錢與心力,一度讓她也想過放棄。並感嘆的說「如果台灣修法後開放代理孕母,或許當初求子之路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
何彦秉指出,先天無子宮、子宮有嚴重問題等患者,生育機率近乎於零,代理孕母是一圓生子夢的最後機會,「如果醫療技術做得到,每個人的生育權就該被保障。」另,因修法過程所需耗時無法確定,女性更應該把握住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如透過凍卵預存年輕、健康的卵子,以免因為等待錯過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