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49歲婦肚子變大、按壓不舒服 竟是16公分腫瘤塞滿卵巢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李佩蓁醫師指出,過去卵巢癌較常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而近年卵巢癌的年輕患者變多,推測與現在女性不孕或未生育的比例越來越高有關。(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李佩蓁醫師指出,過去卵巢癌較常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而近年卵巢癌的年輕患者變多,推測與現在女性不孕或未生育的比例越來越高有關。(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今年49歲的家芸於去年中罹患卵巢癌,但她不僅沒有感到沮喪、憤怒,反而相當坦然地接受疾病,並希望自身經歷能為更多女性爭取即早發現的機會。因此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她化病苦為力量,認真蒐集資料,以病友身分撰寫一篇「健檢提升卵巢癌期發現」報告,親自寄送一千多份到全臺各大公司,呼籲企業更關注女性員工的健康,期望借助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及職場制度的力量,幫助到更多女性。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23年底公布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其中「卵巢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十位、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七位,死亡人數年增率更高達9.9%,為十大癌症之最!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李佩蓁醫師指出,卵巢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病人較難早期發現,加上治療後復發率高,因此一直是三大婦科癌症(即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中最難治的癌症,近年來更觀察到罹患卵巢癌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在她的病人當中,最年輕的卵巢癌患者僅34歲。

家芸最初發現腹部越來越大,原本以為是中年後代謝變差導致的肥胖,直到按壓會感到輕微不適,才輾轉家醫科、腸胃科就診,最後竟在婦科確診卵巢癌第一期;電腦斷層影像顯示,一個16公分大的卵巢腫瘤佔據了她的卵巢所有空間,其中包含實體瘤及一塊疑似惡性腫瘤的陰影。

「女性未懷孕期間,卵巢每月固定排卵,但排卵濾泡液其實可視為一種有基因毒性的致癌物質,有可能導致卵巢或輸卵管的癌變風險增加。」李佩蓁醫師指出,過去卵巢癌較常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而近年卵巢癌的年輕患者變多,推測與現在女性不孕或未生育的比例越來越高有關。因卵巢癌初期較難被發現,往往患者感覺不舒服,就醫檢查後被診斷出來,病程可能已進展到晚期,五年存活率僅剩25%以下,是相當兇險的癌症;所幸家芸在李醫師的門診被診斷罹患卵巢癌時,為第一期,尚未轉移到其他部位,她也表示自己非常幸運。

電腦斷層顯示家芸的腹部內有一顆16公分的巨大卵巢腫瘤。(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電腦斷層顯示家芸的腹部內有一顆16公分的巨大卵巢腫瘤。(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希望我的經驗和我的疾病不僅是被拿來呼籲要做健檢,而是真的能落實在行動上,帶給女性實際的幫助。」家芸很快地接受腫瘤積減手術,將子宮、兩側卵巢和輸卵管、腸網膜都摘除,以避免癌細胞擴散、轉移,並在後續的化療及標靶治療期間,努力查找資料,也諮詢了臺灣婦產科權威黃思誠教授的意見,最終撰寫「一封能增加幸福的信-健檢提升卵巢癌期發現」,內容介紹卵巢癌的風險和篩檢方式,並將這封信印出一千多份,分別投遞到臺灣資本額排名靠前的企業。

家芸說,卵巢癌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達93%,若能透過定期健檢,及早發現問題,對於治療預後將會大有幫助。但考慮到單純以病友的身分呼籲大家定期健檢,可能推力不夠強烈、推及範圍不夠廣,她苦思許久,認為具有一定規模和制度的企業最能穩定且長久地提供幫助,並且透過關心員工健康,達到公司和員工雙贏的效果,因此寄出這封信期盼這些有健檢文化的大型公司調整健檢項目,於女性員工的健檢中加入陰道或骨盆腔超音波、抽血檢驗 CA-125。

李佩蓁醫師表示,「讓卵巢休息一下,就能夠預防卵巢癌。」懷孕、哺乳是最天然能夠讓排卵暫停、卵巢休息的方法,而使用口服避孕藥,也能降低約3-5成的卵巢癌風險。雖然卵巢癌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手段,也沒有直接的篩檢方式,但仍然可以至婦產科透過超音波、內診,或抽血檢測CA-125(卵巢腫瘤標誌)數值是否正常,可及早發現卵巢癌、提早診斷治療。李醫師很感恩家芸勇敢對抗病魔的同時還在為更多女性的健康努力,祝福她後續病況追蹤一切穩定,健康平安。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