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沈宛儀、李文勝 / 台北報導
寶林食物中毒案患者都吃過粿條或河粉,相繼從死者身上驗出米酵菌酸毒素,是國內首見。現在大家看到米字人心惶惶,對此,專家查閱資料顯示,米酵菌酸跟米的關係並不大,而是跟玉米澱粉、木耳、椰子關聯性比較大,呼籲大家不要再讓米來背黑鍋。
當天現做的米苔目在鍋裡煮熟熱騰騰端上桌,而最近遇上國內首次出現米酵菌酸毒素,食安問題人心惶惶。
▲近期食安問題讓民眾憂心,米苔目同樣也是在來米製成。
米苔目老闆林晉賢:「米苔目的成份一般都是,大部分都是在來米,很堅持當天現做、當天賣完,甚至有時候賣完就提早打烊了 。」
▲米苔目老闆堅持食材當天現做,賣完就提早打烊。
雖然同樣都有米字,但米酵菌酸跟米字並無太大關係。資料顯示,反而跟玉米澱粉、椰子、木耳等等比較有關聯。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毒素名字有個米字,造成大家誤會,甚至米飯都不敢吃,有些朋友在問我,我說這個不用擔心,米飯會產生這個問題,是很少的。」
寶林中毒案店內使用的粄條表示來看,成分按比例高低,依序是玉米澱粉、 麵粉,再來米粉等等,米的佔比最少。
▲米酵菌酸和玉米澱粉、椰子、木耳關聯較大。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玉米澱粉)大部分從美國進來,所以在海上運輸上面,會有很多的潮濕高溫情況,讓它更容易產生各種的不同的細菌,孳生出各種的毒素 。」
專家表示,玉米澱粉價格便宜,增加Q彈口感,許多餐飲業都會使用,大多海運來台,長時間運輸,容易變質特別是磨成粉的原料。
▲老店掛保證,強調店內食材都是純米製,且板條都是真空包裝。
非當事粄條店業者:「我們的粄條是有合格的純米製的。」
新竹新埔粄條最出名,正牌老店強調店內食材都是純米製,要消費者不必擔心,這次爆發的食安風波,廠商的粄條是真空包裝,保存期限應該會比較久,到底哪裡產生米酵菌,還有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