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蕭宥宸報導
▲廚師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示意圖/資料照)
台北市政府今(2)日公布「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重大進展,相關環境檢體檢驗結果顯示,工作人員手部檢體呈「米酵菌酸」陽性反應。有專家解釋,米酵菌酸在人體內的代謝半衰期為102小時,但在環境中能存活長地久,不過既然已經驗出陽性,當務之急是找出會合成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特定亞種來源。
台北市長蔣萬安於上午記者會中指出,北市衛生局3月24日接獲新北市通報,第一時間前往寶林A13店採集,內容包含食材、刀具、砧板及相關人員的生物及環境跡證,1日晚獲知台大法醫所檢驗的跡證中有米酵菌酸陽性,因此第一時間告知警察局,也向地檢署通報。其中手部樣本被驗出毒素。
《聯合新聞網》報導,台灣大學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米酵菌酸化學結構穩定,人體攝取該毒素後,代謝半衰期約為102小時,但在環境中可以存活到天長地久,隨時間消失的可能性不高。當事廚師雖手部觸碰到米酵菌酸,但有皮膚保護、並未將毒素吃下肚,才得以倖免於難。
姜至剛認為,既然已驗到米酵菌酸,如今應盡快找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毒性機率較高的「椰毒亞型」來源,往前溯源、培養才是重點。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掌握,「寶林茶室」食品中毒個案截至1日下午累計通報29例,其中已有2人不幸死亡、5人仍在加護病房、2住進一般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