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居達、陳俞安/高雄報導
不少信徒都想搶當「爐主」,因為相傳當爐主就能獲得神明保佑,但當爐主其實並不容易,除了透過「擲筊」決定,遇上廟會活動,祭祀爐主也得「出錢出力」。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現在廟宇幾乎都有管理委員會,可以負責廟務活動,只剩少數廟宇神壇還有「爐主」習俗!
信眾虔誠,在神明面前擲筊,每擲1次,廟務人員就紀錄下。
廟務人員:「再聖筊。」
聖筊一個一個接著來,信徒越擲越有信心,因為聖筊越多,誰就能當爐主。
高雄意誠堂關帝廟主委洪榮豊:「(以前)是擲到爐主,就能請到金身回家奉祀,現在演變到民國,變成用一個爐、一個香爐回去奉祀,一年的慶典啊,所有一切(活動)都由爐主來做處理。」
廟方說由於清朝時期,民眾較為窮苦,沒有能力興建廟宇,於是神明的香火以輪流的方式,在不同信徒住處供奉,輪值期間多為1年,稱為「爐主」或「福頭」。不過當爐主可不容易,不只要侍奉神明,遇上廟會活動,更要出錢出力。
高雄意誠堂關帝廟主委洪榮豊:「因為時代變遷,來到現代,因為已經有產生這個管理委員會或是董幹事會,所以說這個頭家爐主如果有,也是形式上而已。」
不過時代演變,現在廟宇幾乎都有管理委員會,可以負責廟務活動,只剩少數廟宇神壇還有爐主習俗。
盤古壇爐主張國寶:「一些必須被信徒所推薦,我們又稱為信徒頭啦,就是信徒領隊的意思,當爐主的人,他在那一年的運氣、財運都會特別被關照。」
不少人搶著當爐主出錢出力,就是相信能受到神明眷顧、關愛,但隨著時代演進,爐主文化也越來越少見了。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