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
▲命理師提醒4生肖大暑這半個月要注意腸胃、失眠問題。(圖/資料圖)
今年7月22日(農曆六月十七日)迎接大暑,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牛、馬、羊、豬者,大暑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容易過度勞累引起神經緊張、失眠,腸胃方面容易出問題,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爲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另外,楊登嵙老師提供關於大暑的開運與禁忌,供民眾參考。
楊登嵙老師說明,《黃帝內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然界的陽氣運行狀態分別有著「生、長、收、藏」的特點,所以春天要懂得養「生」氣,夏天要懂得養「長」氣,秋天要懂得養「收」氣,冬天要懂得養「藏」氣。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旺盛的節氣,在養生保健中有「冬病夏治」、「寒病夏治」,意思是一些在冬季比較容易發作的病應該在夏季治療,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痺症等陽虛症,暑期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所謂「小暑大暑,曬死老鼠。」高溫來襲,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動肝火,感到心煩意亂、睏倦乏力、食慾不振、急躁焦慮等,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注意「大暑」的一些禁忌和養生了。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命理師建議大暑可以吃苦瓜、喝雞湯補身。(圖/資料圖)
以下為大暑開運養生及禁忌
食的開運大法
1.飲食宜「以清為補」:
「大暑」養生飲食宜「以清為補」,宜補氣清暑,宜健脾養胃,宜藥粥進補。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補氣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亦可選用西洋參、太子參、黃芪;健脾養胃食物有赤小豆、薏米、南瓜等;藥粥有綠豆粥、扁豆粥、蓮子粥、薏米粥等。
2.宜吃3種苦味食物:
苦瓜,可清熱解暑,苦菜,可防治貧血,苦蕎麥,可清腸排毒等。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遠離濕熱邪氣,還可預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生醒腦、輕鬆的感覺,有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3.宜吃3種瓜類:
西瓜,可生津止渴,甜瓜,可清熱利尿,哈密瓜,可緩解焦慮。夏天,酷熱的天氣使人體過度出汗,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吃瓜要適量,不可過量,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4.宜喝3種湯:
雞湯,可提高免疫力,冬瓜荷葉湯,可降血壓,綠豆湯,可消暑、除煩惱。夏天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另外,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聖品。
5.宜吃薑:
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6.忌油膩食物:
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7.忌喝冷飲:
很多人喜歡以喝冷飲、吃冰品等方式消暑降溫,這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反而會造成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
8.忌大量飲水:
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會發生熱痙攣。
9.忌空腹飲茶:
忌空腹飲茶,尤其是腸胃狀況不是很好的人。
衣的開運大法
忌曝曬:
大暑室外溫度高,若長時間曝曬,會造成人體脫水、中暑等症狀,中暑之後,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要穿吸汗排熱功能及輕便舒適的服裝,大太陽底下行走要戴帽子遮陽。
▲大暑雖然是最熱的時節,不過命理師建議不要長時間吹冷氣。(圖/資料圖)
住的開運大法
1.忌長時間吹空調:
夏天使用空調給人們帶來舒爽,同時也帶來疾病,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頭昏、鼻塞、打噴嚏、耳鳴、記憶力減退、乏力等症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症狀,例如皮膚發緊發乾、易過敏、皮膚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稱之為「空調綜合症」或「空調病」。
2.忌冷水洗浴: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細孔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身體在燥熱的情況下,突然下到冷水裡,身體受到冷的刺激,會造成不適,一冷一熱更容易得風濕。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洗浴後避風,嬰兒及小孩更需注意。
行的開運大法
忌熬夜:
「大暑」炎熱,容易耗氣,最好能早點休息,不要熬夜。要調整起居,讓睡眠充足,中午應午睡半至一小時,因睡眠與情緒和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抵抗力會變差。
育的開運大法
忌大量勞動:
大暑天氣悶熱、潮濕,人體感覺不舒服,容易中暑。因此,要避免過度勞動,同時減少運動量,少出門活動。
樂的開運大法
切勿急躁:
「大暑」高溫酷熱,易動肝火,容易心煩意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心態宜清靜,越是天熱越要「心靜」,以避免不良刺激。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