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全台39萬人痔瘡纏身!醫破解10大迷思 「4情況」要開刀

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

全國有39萬人為痔瘡所苦。(圖/Pixabay)

▲全國有39萬人為痔瘡所苦。(圖/Pixabay)

根據台灣健保署108年統計,全國得痔瘡者約有39萬人,好發族群為50到59歲。醫師陳威智指出,近年來民眾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在馬桶上久坐,導致痔瘡有年輕化的趨勢。

陳威智透過粉專表示,痔瘡原本是肛門中由血管、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的生理組織,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後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的擠壓摩擦和壓力,導致組織滑出體外(脱垂)有腫脹出血,才變成臨床說的「痔瘡」。

陳威智透露,痔瘡病況分為4級。第1級,排便出現少量出血,有一點搔癢感與分泌物;第2級,排便時會跑出肛門外,便完再縮回去;第3級,痔瘡幾乎掉在肛門外,但用手指可以推回去;第4級,痔瘡完全掉在肛門外,且無法用手推回。

陳威智直言,痔瘡最有名的特色就是「超!!級!!痛!!」除此之外還有排便出血、肛門附近有又硬又痛的腫塊和搔癢刺激感,對生活影響非常大。

陳威智建議,痔瘡病情不嚴重時,醫師會希望患者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規律運動、規律排便、多吃蔬果纖維等。若沒有改善,再擦藥膏和吃口服藥物,最後一步才是手術。

陳威智說,痔瘡建議要動刀的情況有,「嚴重疼痛」痛到受不了了,影響正常生活,大多病患最終決定動刀都是因為疼痛;「明顯出血」上廁所馬桶被染紅、走路摩擦破皮出血,都建議手術處理,千萬不要忽略。

此外,「外痔、血栓痔、第4級痔瘡」只有開刀一途才能完整根除,外痔、血栓痔有其危險性,一律建議開刀;「同時有多個痔瘡」若長了不止一個痔瘡,而是三個、四個,甚至更多的情況,也建議開刀一次處理。

陳威智也曾在診所粉專破解關於痔瘡的10大謠言,包括:

Q1、小孩就不會有痔瘡?

會,曾經遇過最小的是3歲。

Q2、嗜辣者就會長痔瘡?

嗜辣長痔瘡機率相對比較高,但有痔瘡的人吃辣的確會比較不舒服。

Q3、屁股不痛不癢就是沒痔瘡?

其實每個人都有0期痔瘡,只是沒發作而已。

Q4、大便有血就是痔瘡?

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大腸癌、肛裂或瘻管喔。

Q5、腹瀉跟痔瘡完全無關?

並非完全不相干,因為腹瀉也有可能會誘發痔瘡。

Q6、坐浴越勤越好嗎?

適當即可,頻率大約一天3次。

Q7、做完痔瘡手術就一勞永逸,不會再有痔瘡嗎?

一般術後8-10年的復發率約5%以下,但若不改善飲食與排便習慣,還是有可能會復發。

Q8、哺乳期不能動痔瘡手術?

可以,會使用安全的藥物來進行。

Q9、綁橡皮筋會比手術好嗎?

雖然是比較快速的方式,但無法全面性處理痔瘡問題,所以容易使其復發。

Q10、手術時間越短越好?

不是。是在適當時間內完成最好,手術重點是要開仔細,不是開速度的。

【#直播中LIVE】|AEC|2024 亞洲電子競技公開賽|英雄聯盟 - 總決賽 Day2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