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9旬翁轉加護病房!醫解說病情家屬「冷漠無回應」 真相曝光逼哭網

生活中心/陳慈鈴報導

醫向家屬解說病情,結果家屬卻「冷漠無回應」,後來才知道原來對方是聾啞人士。(非當事人,示意圖/資料照)

▲醫向家屬解說病情,結果家屬卻「冷漠無回應」,後來才知道原來對方是聾啞人士。(非當事人,示意圖/資料照)

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當一個有溫度的人。ICU醫師陳志金今(9)日便分享一起個案,透露ICU來了一位九十多歲的阿公,因為腦中風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之後,已轉加護病房治療。結果第一次會客的時候,來了1位女兒和2位兒子及1位男孫。當陳志金講解完病情後,卻發現3位男性都沒什麼回應,後來得知原因後直言,「原來,稍微用點心,即使『語言不通』還是能看見病人或家屬真正的需求。」

陳志金今日在臉書分享向病人家屬說明病情的過程,為了讓每一位家屬都安心,他習慣解說病情的時候,所有家人都能一起來聽,除了有不懂的、疑惑的,可以隨時發問,也能避免「轉達」造成的誤解。結果一開始只看到阿公的女兒站在床邊經過溝通後,兩位年紀稍長的男性和一位年輕的男性也一同入房內了解情形。而他們的身分經過阿公女兒的解說,才知道分別是阿公的兒子以及孫子。

陳志金說,三位男性都沒有發言,反而是中年女性就像是「代言人」般,一位一位介紹著。陳志金表示自己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家屬都會自我介紹。或許這位女性在家中是重要的決策者,又或許是她比較外向吧。「大家好,我是陳醫師,是阿公的主治醫師,我這裡有一張『病情解說單』有寫上阿公目前的病情,包括已經做過了什麼治療、預計還會做的檢查和治療、未來病情可能會怎麼發展。」「不過,現在大家只要專心聽我說就可以,不需要特別記錄,這張紙待會兒也會交給大家帶回去,好讓你們向其他家人說明。等等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打斷我發問喔!」

接著,陳志金就一邊說明,一邊觀察每一位家屬的反應。嗯,三位男性都沒什麼回應,我也不確定他們有沒有在聽,因為就連點點頭示意都沒有。只有中年婦女會偶爾指一下病人的孫子,對著他問說「你有聽懂陳醫師說的厚?」這時,陳志金心想,會不會是他說的太難、太艱深,讓家屬聽不懂、也不知道要怎麼問啊。於是,他就把「病情解說單」拿到孫子的旁邊,照著單子上寫的,逐一跟他說明。畢竟,他還是要確保至少有一位家屬聽得懂我們在做什麼,這樣他回去才能轉述。

陳志金透露,就在他這樣做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孫子竟然開始比手畫腳,似乎是在用手語把他說的話「翻譯」給兩位長輩「看」,兩位年長的男性終於有反應了,開始會時不時的點點頭。「咦,兩位阿公是重聽嗎?」我詢問中年女性。「不是,他們是天生聾啞,我的兄弟大部分都是。」病人的女兒向他說明。後來,他就調整一下解說的方式,每說明完一句,就會先停下來,等孫子做完即時「手譯」後,再接著往後說明。

「我會講的太快嗎?」之所以會這樣問,是因為陳志金發現,即使他每講一句都等孫子手語翻譯完才講下一句,孫子還是一直盯著他那張「病情解說單」看。「他也是天生聾啞,但是他識字。」中年婦女再度補充。喔,原來如此。他猜想,阿公孫子大概只能依照他手指指到的地方翻譯,額外補充的、沒有寫在單子上的,因為聽不到可能就沒有翻譯了。

於是,陳志金便脫下口罩,面向著他。心想著,他應該可以讀懂脣語吧。病人的孫子一看到他這樣做,終於露出微笑了,向他點點頭示意。當他重新開始解說,除了放慢速度之外,也一邊講,一邊把額外的說明簡單補寫到病情解說單上,這樣孫子回去之後,可以更完整的向長輩們說明。沒想到,這張病情解說單竟然在關鍵時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功能。

陳志金說,病情說明告一段落之後,他才突然想起神經科醫師當天早上跟我們說的「阿公的幾個兒子態度都很『冷漠』,在急診室的時候,不管跟他們說什麼,都得不到回應。」原來,無言的冷漠是有原因的。原來,稍微用點心,即使「語言不通」還是能看見病人或家屬真正的需求。

 

病房、急診室示意圖

▲病房、急診室示意圖

醫護,醫師,護士,護理師,病房,手術,醫院,病人,病患

▲醫護,醫師,護士,護理師,病房,手術,醫院,病人,病患

病房、急診室示意圖

▲病房、急診室示意圖

#關懷小角落,傳愛無界限

【#直播中LIVE】台、日12強複賽再交手 賽後記者會回顧精彩瞬間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